笔趣阁 > 大隐尘世间 > 第11章 骨感的现实

第11章 骨感的现实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大隐尘世间 !

    不管命运坎坷,荆棘苦难;无论喜悦悲愁,酸甜苦辣。时间总会不经意的将一切抚平。

    岁月如同旋转的磨盘,在时间的推动下磨练着人的身体和意志。终究,将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渐渐的磨成粉末融合在柴米油盐的点滴当中。

    10月怀胎,眨眼而过,母亲顺利的产下一名女婴,那就是我的姐姐小薇。

    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都说每个小生命是上帝赐予女性一生之中最珍贵的礼物,无关于性别。而且,这个小生命也是夫妻感情的调和剂、升温剂,是夫妻生命的结晶,能够让每一对夫妻的感情在婚姻的基础上走得更远,更持久。

    从发现身体中孕育了一个小生命的那刻起,再到肚子一天一天的慢慢变大,小生命偶尔会在肚子里,翻翻身,踢踢腿,伸伸手,动动脚,每个细节都能使母亲这个当事人的幸福指数爆表,更别说这个小生命的呱呱坠地了。

    这时我家已经在大姨的帮助下,审批了一块宅基地盖房子。

    父亲在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和持续引导下,终于从思想上适度解开了对老爷子“言听计从”的枷锁,把家中的积蓄买了房梁,木头,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用作盖几间自己的房子。当然,这个枷锁仅仅是思想上的。

    可是这又能有多少呢?满打满算连盖半间房子的材料都不够。

    还好母亲是一个很有先见之明的行动派。早在未怀孕之前,就早已有了盖一处房子的规划。

    为了节省成本,借着周末的休息日,母亲从距家约1公里的山上往家里搬运泥土。

    上午用独轮车搬运,下午和泥,连续赶工,大概用半年的时间,做了2000多个土坯。其实按照每个月8天的周末休息时间来讲,也就是50天左右的时间。

    老一辈人都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盖房子的主要材料便是土坯,类似于现在使用砖窑烧制的小块红砖,但它比砖头大得多,重得多。长度约50公分,宽约30公分,厚度约10公分,一个土坯40斤左右。盖房子用红砖砌墙的时候,把土坯夹砌在两堵红砖墙面的中间,主要用于房屋的保暖,和现在楼房的保温层作用差不多。

    现如今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很难再见到自己亲自动手盖房子的,而且对于90后00后的孩子们更难见得到,而且很难想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里要解释一下,2000多个土坯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

    意味着一个成年女性需要每天运送800公斤泥土,相当于成人每天负重50公斤越野20公里!断断续续一个多月的时间,累计运送40吨泥土!有当兵经历或者是常参加马拉松的朋友定然能够理解这是多么大的运动量。

    一个女性包揽了如此大的工程量在当时同样是难以想象的。

    这就是为了理想和目标奋斗的母亲,着实的一个女汉子。

    有人肯定会问,此刻大侠哪去了?还用问,睡觉呗!靠做梦来行侠仗义!为什么不帮忙呢?也只有醒着的时候在旁边说些风凉话罢了:

    “女人没有个女人的样子,实在没事干去洗洗炭吧!”

    “脱这么多土坯有个毛用,你能盖个金銮殿吗?”

    “看你那个熊样,连个土坯都搬不动!”

    “你一个女人周末也不懂得回家,瞎逑忙个什么劲?”

    “老子饿了,什么时候给老子做饭?”

    ……

    母亲对自己丈夫的这些嘲笑、侮辱和谩骂均以无言的行动来反击,让父亲的所有挑衅如拳击棉花般无着力处,所有爆发点消散于无形。

    所有的材料都齐备了能盖房子吗?当然不能!盖房子的人工费用仍需要240元!

    古语有云,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无道理。

    此时家中已经入不敷出了。

    怎么办?

    百般无奈,母亲和父亲商量,共同走访亲朋好友,目的只有一个——借钱,硬着头皮也要把房子盖起来。

    母亲挨家挨户向所有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借了200元钱。拿着钱的母亲顿时松了口气,心想:“只剩下40元钱了,那愣小子让他家亲戚随便凑凑肯定没问题!新房有望啦!”

    但终究事与愿违,现实的“骨感”总是和想法的“丰满”南辕北辙。

    父亲同样也走遍了他那些所谓的亲朋好友,当然包括老爷子、两个妹妹和一个哥哥。空手而归不说,而且还带回来老爷子的一句话:“钱是要留着给老大盖新房子用的。给你们借走老大怎么办?不能给你们借!”

    老爷子这句话狠狠的伤了父亲的心。

    老大有房还要想着攒钱盖新房,我们没房,想要盖新房还得看你们的脸色,生活条件还不能超过老大……哼!以后绝不登你家的门!

    当然,事实证明,对父亲来说,血脉传承的力量的确是不可估量的,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媳妇,永远都是外人!

    无论母亲如何责备,埋怨老爷子的冷漠,埋怨哥哥、妹妹们的自私,埋怨世态炎凉……自始至终,父亲一句话都没说。这一次,父亲似乎终于站在了母亲的这一边。

    古语有云: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但我更喜欢郭德纲老师对类似情况的诠释:穷苦人站在十字街头耍十八把钢钩,钩不着亲人骨肉;有钱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枪剑戟,打不散无义宾朋。英雄至此,未必英雄。大英雄手中枪翻江倒海,抵挡不住“饥、寒、穷”三个字。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更何况是父亲这位自诩为大侠的英雄好汉呢?

    由于当时购买的盖房物料,均是按照三间正房材料所采购。仅仅因为40元钱手工费差额,迫于无奈,只好用盖正房的材料盖了一间比预想当中小40平米,高度矮1.5米的小南房。

    所以,这个小南方唯一的优点就是墙壁的厚度,是正常房屋厚度的2倍。缺点显而易见,平米小,房子矮,全年无光照,成本高。

    盖完小南房之后,材料还富余很多,于是乎就用剩余的材料在原先盖正房的地方,连着南房两侧围起来一个空荡荡的大院子,也就是之前提到养鸡和兔子的地方。

    不管怎样,好歹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家,再也不用辗转反侧的考虑租房过居无定所的日子了。

    对于全家来说,这是一件理所当然大喜事。

    更为重要的是,这间小南方对母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盖房的地皮是母亲请她的姐姐帮着审批下来的,盖房的物料都是母亲精心挑选的,盖房子的手工费是母亲借的,当然,千万别忘了那40吨的土坯!那是母亲一点一点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脱坯”脱出来的!母亲对她的珍惜程度可想而知。她自始至终都对这件事情很骄傲,因为这间小房子是她亲手盖起来的,倾尽了母亲许多许多的心血凝结而成的!

    父亲在整件事情当中,除了借钱无果和潇洒入住之外,什么力都没有出。这当然不妨碍他对整件事情的张冠李戴和自我吹捧,对外宣称便是以上一切都是他的功劳,也许是维护一个男人的自尊心吧,事实上呢?

    日久见人心,谁,都不是傻子。

    我们一家,在这个小房子里一住便是20余年。

    姐姐出生以后,姥姥就住到我家,照顾母亲,顺便帮母亲带孩子。这就是赵本山老师小品中所说的,“伺候月子”。

    “坐月子”是孕妇产后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休养。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礼记内则》中称之为“月内”。距今2000余年历史。是协助产妇顺利度过人生生理和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

    老一辈人讲,生孩子相当于女人“重生”一次。月子“坐”好了,身体元气恢复的好,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也不会有什么大毛病,甚至可能会改善体质,将生孩子之前的隐疾或疾病根治。若是月子“坐”的不好,那月子期间身体上所受的各种委屈和负担都在今后的日子里,或形成或大或小的疾病,伴随一生。

    母亲“被实践”证明,这是事实。

    姐姐出生的那一年。国营工厂旱涝保收的体制越来越走下坡路,父亲所在的五金机械厂便是如此。之前那病休在家拿工资的日子早已不复存在。只好硬着头皮去工厂里上班,继续当工人。

    这个时候,不管在天主教堂念多久的经,祈多久的福,许多少个愿,相信万能的天主对这个现实中的“阿斗”同样也无能为力。

    一个过惯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在家休息还有工资拿的“闲云野鹤”般日子的人,突然让他接受工厂单位的束缚和强制劳动,起早贪黑赚的钱和“病休”在家时候的一样多,他的心理和身体上能接受吗?

    不劳而获的日子当然舒服,但那也是消磨意志和虚耗人生的开端。

    工厂的日子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当然,包括去教堂祈福的时间。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除了在家里“行侠仗义”之外,大侠什么都不会。

    之前的老师傅已经都升级为车间主任,不用继续下车间工作。有能力带徒弟的师傅全都是比他年龄小的人。他会低头向年轻人学习技术吗?他会向那些在他眼中“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学习文化吗?从他对待自己妻子的样子就能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这是一个死循环。

    他只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破罐子破摔下去,应付一天算一天。在家人面前耍耍“小聪明”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