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末穿越众 > 第五十一章 明末往事

第五十一章 明末往事

作者:隔壁老实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明末穿越众 !

    八月,郑氏派甘辉乘船前往魍港,想初步探一探穿越者们的口风,是否有意与荷兰人和谈,若是有意,除了能落下个顺水人情外,还能收受荷兰人的重礼。

    郑氏背靠陆地,实力庞大,通过海上生意获得足够的金银养兵保持话语权才是郑氏的目的,只要海上利益不受损甚至获利更多,郑氏这已经上了岸的海盗集团才不会关心太多。

    这时代海盗们的意识里,杀人放火受招安,最终还是要回归陆上繁衍扩大家族的。

    嘉靖时期的汪直便是如此,汪直集团起初在广东与日本、暹罗、西洋诸国进行海外贸易,走私硝石、硫磺、生丝、棉布等等违禁物品赚取巨利,几年后,汪直接受当时倭国九州地区肥前番大名松浦隆信的邀请,入驻肥前番平户岛并以肥前番松浦津为基地进行海上贸易,松浦氏为其盖造住宅,此后便长期居住于此。

    当时,大明舟山的双屿港成为最大的走私贸易港,各方势力汇聚于此。好景不长,嘉靖二十七年,双屿港的走私商和海盗被明朝总督朱纨率领军队剿灭。之后,官兵退去,汪直以舟山金塘岛马迹山为据点,收拢海商、海盗残部,继续走私,但此时他的想法开始改变,逐步接触明朝沿海官员。

    开始时,汪直仍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并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

    自此事后,倭寇愈加肆虐,汪直则是纵行海上,组建大规模的海盗军队驻扎于平户岛(今长崎县部分),嘉靖三十一年,当时恰逢倭人的战国时代,军阀混战,汪直便宣布建立宋国,自称为“徽王”。

    当时倭国各地最大的军阀麾下军队才三千人左右,不仅人数上比不过汪直,武器装备上更不是一个档次。于是汪直在日本建国称王,各地大名没有一个敢反对的,全都唯汪直马首是瞻,史书称之为“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这些军阀都怕汪直,只要哪个军阀不听话,汪直就把大量枪支卖给他的敌人,或者直接联合其他军阀干掉他。在这种威慑之下,倭国军阀都不敢不从。但汪直来倭国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贸易赚钱,他在海上把倭国附近的倭寇都打击消灭掉,开通了稳定的贸易路线。

    但明朝沿海倭寇肆虐,明廷震怒之下临时委任当时的都御史王忬提督浙江军务,嘉靖三十二年三月某个深夜,王忬以汪直无法约束部下,任由其寇掠沿海为由,派遣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沥港围歼汪直。

    汪直败走倭国,但老家的父母妻儿均被关押。汪直一怒之下,继续做海盗,还召集了其他倭寇,骚扰抢掠东南沿海,最终目的便是“要挟官府,开港通市”。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为招降汪直,胡宗宪先将汪直的老母妻儿放出监狱,优裕供养。并使人前往倭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且承诺通商互市,这是当时汪直无法拒绝的条件。

    嘉靖三十六年,在汪直的协助下,日本(想想都不爽,以后就用日本了,特么的封了就封了)山口、丰后二国的国主源义长(大内义长)、源义镇(大友宗麟)都达成了协议,日本归还被掠人口,并备方物入贡。胡宗宪以此事上奏朝廷,得到明廷支持。

    当年十月,汪直终于率领部分人马和贸易船队,前往浙江,日本则派出使者善妙等人一同从五岛出发,搭乘汪直船队前来通贡互市,最后到达浙江岑港。但是途中遭遇台风,船队先后抵达,先抵达的船只人员遭到逮捕,汪直得到消息后停靠在舟山止步不前,但已被明军水师团团包围,在胡宗宪慰劝下,汪直亲自来到定海关,向其投降。

    汪直投降就抚后,胡宗宪宽慰汪直前往杭州拜见当时的巡按王本固,之后汪直配合明军剿灭不少沿海的海贼,但海禁依旧未开。

    到了嘉靖三十七年二月五日,汪直在杭州西湖游玩期间被王本固诱捕,下狱时亦连声追问:“吾何罪?吾何罪?”还写下了《自明疏》!

    奏疏中汪直提出把广东允许开放通商口岸并设立海关收取关税的做法,推广到浙江沿海,再恢复日本的朝贡贸易关系,那么东南沿海的所谓“倭患”就可以得到解决。在历数自己剿贼的功劳后,他仍祈求皇上开放海禁,并承诺“效犬马微劳驰驱”,愿为朝廷平定海疆。”(濠镜于嘉靖十四年开埠并将广州市舶司迁至濠镜)

    此间,明廷命令攻击舟山的毛海峰、大友家朝贡船队,毛海峰据山而守,明军屡攻不克。毛海峰和大友船队趁机打破包围,扬帆而去。此后毛海峰和谢和(谢老)等率领汪直的旧部多次进犯福建沿海。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汪直被斩首于浙江省杭州府官巷口,汪直在时尚能统御群倭,汪直被处死后,由于群龙无首,倭寇之患又严重起来,汪直死前所说的“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一语成谶,很快“新倭复大至”。

    若是依汪直之言,各地开港,东南士人利益将大大减,而触犯士大夫阶层利益的汪直有如此境地也是必然。

    此后各阶层内部虽有争斗,但对大方向上的利益永远一致,虽然未曾开海,但民间以及某些阶层的海贸一年比一年繁盛,明朝官方却从未曾从中获得一两银子的税收,中间几次欲开海建市舶司的皇帝都被官员儒生们用圣人之言“不可与民争利”驳回。

    各级官员阻力之大难以想象,而“民”又代表谁呢?在士绅等各统治阶层的眼中,那些黔首可不算是民吧?他们想与黔首们争利也没法争啊,鹅城的税都能收到几十年后,这些黔首便更加不堪了,但凡有些油水便早已被榨干。

    于是,明朝版“圈地运动”大行其道,江南地区良田多变为桑田,大门大户皆大量招收失地农户转为织工为其日夜生产,且各官员老爷们不用缴税,大量黔首托身于大户,逃避愈加沉重的赋税,各忠于大明,忠于皇帝陛下的“民”们顺利进化成为这个时代的RM富豪。

    江南本为粮仓,大明产粮重地,但只要各地出现灾情,粮食减产,各地便总会遇到粮仓失火等不巧之事,于是各地灾民遍地,流寇四起,活不下去的民众揭竿起义的众多。

    高门大户们依旧如故,外面再如何纷乱也不能影响到他们分毫,即使听到有些大户被灾民破家的传闻,但传闻只是听到的,眼前能见到的黄白之物可是货真价实的,于是,该继续的一切照旧,循环往复,直到绞首绳索或是刀剑架到脖子上才终了。

    时间一转近百年间,已是明朝末期,沿海仍旧未曾大规模开海,但每年的出海船队规模却越来越大,17世纪初的明末海上,郑芝龙等十八芝海盗集团分为三股势力,而明廷已是日薄西山,无力剿灭海上盗匪,只能选择招安,十八芝里的杨六杨七兄弟最先就抚于明廷,且就抚后的二人贿赂官员阻挠郑芝龙就抚,意图独占官身,借明廷势力,控制其余海盗。

    郑芝龙势大,顺利解决掉杨六杨七手下已经变成官兵的海盗,再寻求就抚。

    就抚后的郑芝龙担任福建五虎游击将军,为杂号将军之一,但此时海上还有一个以前同属十八芝的刘香与其相争,刘香引入荷兰人势力,借用荷兰人的势力于1633年在料罗湾大战郑芝龙率领的官兵,若是能赢,也许刘香将像郑芝龙取代杨六杨七那般取代郑芝龙的地位。

    料罗湾刘香与荷兰人惨败,刘香逃走后也在1635年被郑芝龙追杀至死,从此,沿海地区再无人能与郑芝龙抗衡,而此时的郑芝龙与士大夫阶级合流,简单来说就是古代上岸的白手套。

    1640年的郑芝龙,早已与江南部分利益阶层完成了基础的利益分,以陆上为基础,分派陆上五商与海上五商大行贸易,陆上五商从各家稳定收购各类货物,由海上五商出海贩卖,赚取巨额金银,海上下家断了还能有下一个,陆上才是根基,才是一切。

    1640年的八月,郑氏派来大员的甘辉得到的结果却不像是荷兰人完全期望的那样......

    PS:算逑,以后地名不弯弯绕绕了,太烦了!我也是在看其他书的时候看到那些作者改变地名,于是就跟风改一改,但实在是别扭中的别扭。以后不改了,该咋用就咋用!

    还有那啥今天就一章了,去掉ps又是2900多字,CSGO和DOTA2占用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