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豪杰行 > 第四十一章 蓝田败绩 汉中失守

第四十一章 蓝田败绩 汉中失守

作者:俱邀侠客芙蓉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豪杰行 !

    怀王之所以听信张仪之言,也并非不无道理。商於之地,本来为楚国所有,后来因为楚国为感谢秦国出兵击退吴国侵略之军,相助楚国复国,楚昭王便把商於之地送给了秦国作为感谢。

    然而随着秦国商鞅变法逐渐强大,羽翼渐丰,已经不再是当年春秋时期楚国的小弟了,可以与楚国平起平坐的实力了,楚国开始警惕起来,而这商於之地,对于楚国来说,是制衡秦国的战略要地,所以楚怀王不惜交恶齐国,也要得到商於这块土地。

    但苏秦张仪这种纵横家,专门以忽悠各国君主而从中取事,其中多有诈伪之行,这便是纵横家之术,各国国君或因一时诱导,或因一时被迷惑,而纷纷上当。苏秦、张仪又长袖善舞,善于自保,大多都是诸侯受害,纵横家受益。

    苏秦以合纵之策,佩六国相印,然以诈伪之术,挑动诸侯相战,最终,苏秦合纵之略为连横之策所破,苏秦得罪燕国,奔窜齐国自保,却为齐国大臣所恶,最终被齐人杀死。

    张仪连横之策,与合纵为对立,却也是与苏秦一个道上行的。张仪在秦国甚为秦王倚重,六国皆畏惧秦国,自然也看重张仪了,但秦国群臣却多有憎恨张仪者,只是张仪被秦王罩着,皆不敢得罪他而已。

    秦国太子嬴荡,即后来的秦武王,尤其厌恶张仪。

    此番张仪欺骗楚王之事,虽然得逞,但秦太子等人认为张仪行诈伪之事,出卖了国家的利益。并不认为此番战胜楚军,开疆拓土是张仪的功劳。反而认为张仪挑起秦楚战端,让秦国受到了空前压力。

    秦王也知晓,楚国不同于西方义渠、韩魏等国家,仅仅丹阳一战还不足以让楚国服输,如果楚王举倾国之兵来伐秦,也是够秦国喝一壶了。对于秦楚之间的较量,虽然张仪分析说秦能胜楚,秦王还是捏了一把汗。

    公元前312年,秦楚展开丹阳之战,楚败。下半年,楚王又率军三十余万,北向伐秦,楚军士气高涨,一路势如破竹,遂收复被秦军所侵犯之地,兵至武关。秦军统帅公子樗里疾与将军魏章统军二十万迎战,魏章是魏国人,因为张仪得原因被用为秦将,官职爵位是大庶长,不过魏章也是一时军事之才,善能用兵,见楚军势大,且群情愤怒,便对樗里疾道:“哀兵必胜,今楚王为报前番败兵之耻辱,欲要与我军决战,楚军兵力多于我军,士气又旺,相战恐不利于我军。不如且退军至关中以待楚军深入,避虚就实,则可寻机而破楚师。”

    樗里疾道:“善!将军之谋,与吾正相合也。今且撤军暂避楚师锐气。”于是便将二十万军马撤回关中,屯驻蓝田。

    楚王见秦军回撤,以为秦军胆怯,便夺了武关,从商於之道入,兵锋推进至关中平原,至蓝田,扎下营垒,与秦军对峙。

    楚军仍然强盛,秦王见楚军逼近国都,秦人皆感到畏惧,秦王亦心中不安,便召张仪问道:“今楚军逼近咸阳,先生有何策退之?”

    张仪道:“楚军主力在外,国中必然空虚。大王可趁此时之机,命韩魏出军袭楚,便可解此局也。”

    秦王便立即遣人至魏韩二国,剖析利害,陈说袭楚之利。魏、韩二国从秦之命,各遣数万军,南下袭击楚国郢都。

    而齐国已经与楚国交恶,此番也不免要趁火打劫了。起初齐王还摇摆不定,也不愿看到秦国此番再座大,处于观望之中。但魏韩出兵袭楚,齐王见再不动手,恐怕分不到一杯羹了,于是便也令驻扎在边境军队数万,南下攻击楚国。

    秦楚两军数十万在蓝田对峙,秦王为稳定人心,下令催促樗里疾尽快寻机与楚军交战。

    魏章再献计道:“楚军远来,辎重粮草难以相继,而我军以逸待劳。且我军已经退至蓝田,后面便是国都咸阳了,退无再退。公子且先出奇兵袭扰楚军后续辎重,激励三军将士,十日之后,楚军锐气稍微懈怠之际,发兵急击之,则破楚必矣。”

    樗里疾再采纳魏章之谋,遣游击部队突入楚军后方,埋伏于商於之道山中,袭扰阻断其粮道,楚军只好出动军队来防备秦军袭扰部队。十余日之后,楚军果然因为辎重不继,又疲于应付,果然气衰,樗里疾便下令秦军全军出击楚军。楚王率军迎战,两军战于蓝田,楚军为秦军所乘,战不利,又为秦军所大败。

    蓝田之战,楚军遂败,然实力尚在,且秦军亦有相当损失,一时尚未有恢复,不能再此发动攻击。楚王见大军已经进入关中,咸阳近在咫尺,不想功败垂成,仍有不愿退兵之意。

    于是两军陷入对峙局面,如此又十余日,秦国上下皆惊惶不安。正在对峙之间,忽然楚国令尹子兰送来急报,说魏国、韩国之师数万已经越过边境,进入楚国境内,兵锋推至汉水,齐国三千乘兵车假道于宋,已经推进至楚国境内,齐师正望郢都方向而进军,郢都已经受到威胁。

    怀王见状,心中犹豫不决,便问上柱国景翠该不该撤兵救应郢都,景翠见楚军战败,恐一时不能胜秦军,若郢都不守,则楚军将陷于危险之境,遂奏明楚王,言当退兵保守郢都为上。

    楚王斟酌良久,也认为还不足以一举攻灭秦国,但若郢都陷落,楚军陷入进退失据之局面,那就离亡国不愿了。楚王此番又功败垂成,只好叹息撤兵,率军从蓝田战场撤离,秦军趁势再追击之,又败楚军。

    蓝田之战以楚军撤兵为结束,三国见楚军撤回,守卫郢都,于是也撤兵返回。

    在遥远的以前,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祖先,留下了神秘而又古老的传说,也不仅仅光是传说,还有真实的历史。大江两岸,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辽阔,草莽丛生,野兽出没。受封于荆山之地的熊氏部落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拓了一片新土地,后人引以为荣的泱泱大国。曰“荆”,又叫“楚”。

    历史进入春秋时代,圣文神武的帝王已作古;斗转星移,当年的天下秩序规范已经空谷绝响。在中原地区,列国数十,互相征伐。都欲称“伯”而领袖天下。充满血腥与杀戮。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幕幕悲喜剧在历史的舞台上陆续上演。我祖先之楚国被中国视为蛮夷,楚国地处南方,亦向中原诸侯发起挑战。数十年间,拓地千里,蔚为大国,分天下大半。我文王、成王之时,国力强盛,中国不能制我反被我制。

    楚国南方有小国叫郧,楚国少年斗伯比随母亲住郧国君家,伯比为郧国君之外甥也。郧国君有女,与伯比自小玩耍,青梅竹马。两表兄妹日久生情,表妹未婚而有孕。郧国夫人得知为女儿遮丑断绝俩人往来。伯比表妹生下一子,郧夫人令人用布包裹,丢弃在野外沼泽之上。

    婴儿被丢弃荒野,焉能活乎?然而此婴乃非常人,天所保护,非人所能绝之。沼泽之上无人烟,野兽出没其中。婴儿置于此地,天所见之。于是天派了一只斑斓猛虎,要让它去完成拯救婴儿的使命。

    猛虎奔腾驰走,在原野沼泽冰上找到婴儿,为之哺育。并守侯周围。婴儿得食虎乳,存活不死。

    原野上驰来车马,簇拥着携弓带箭的甲士。当先一乘车上,一人锦帽貂裘,受执雕弓羽箭,狐兔纷纷逃窜。正是郧国君出猎于原野。

    猛虎见之而不惊,蹲踞于沼泽冰上。

    甲士回报:沼泽上卧一猛虎而不走。郧国君命射之,甲士射之而不能伤虎,箭皆旁落。郧国君命察之,甲士近前方发现虎正抱一婴儿哺乳。众皆大惊,郧国君以为是神物不可侵犯,于是率甲士回。回家告诉了夫人,夫人大惊,告之以实情。郧君说:“有虎为之哺乳,必定非常之人”命抱回抚养。为此成全斗伯比表兄妹婚姻。

    楚人为婴儿取名谷于兔。谷为哺乳之意,于兔是楚人对虎的称呼。斗谷于兔长成,表字子文。聪敏颖达,才智非凡。胸中经天纬地,成为楚国大器……

    我深羡慕斗谷于兔其人。我曾经想去寻找谷于兔。然而岁月湮灭,先贤何在?不见其面,不闻其声。只有在史册中找到极少的文字记录,深为遗憾。

    黄昏时的山岗之上,我在此俯视故园山河,如此灵秀。我仿佛看到平静的河流上有一股水柱冲天而起,那是谷于兔吗?

    信步于河流沿岸。思绪随水流动不停歇。我愿作冲天的水柱。虽然,岁月将我们的祖先湮灭,无处寻觅他们的影踪。但先贤的精神永在,犹如一道丰碑矗立在我的心中,风雨抹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