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第513章 曹县

第513章 曹县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重生84,从养鱼开始 !

    在京城耽搁几日,卢昌华给家里打了电话。

    就急匆匆的往山东去了。

    在京城的时候,卢昌华已经打听了,山东曹县是柳编的集散地。

    而且他们种植的也是杞柳。

    卢昌华琢磨着,自己还是信息闭塞啊。

    要早知道曹县这么专业,自己直接来就是了。

    干嘛还在北宁苦寻呢。

    坐在火车上,一路从天津过沧州,直奔济南。

    又转车到济宁、河泽。

    曹县就是河泽地区的下属县。

    曹县不大,总共也就一千多平方公里。

    县政府在曹城镇。

    下车之后,卢昌华就找人打听哪里有买柳筐的。

    “你是外地人吧?”

    “是,从外地来。”

    “柳筐现在不值钱了,以前多,现在谁还有功夫编那玩意儿?”

    “我就是听说咱们曹县柳编很出名,特意来看看的。”

    “这个,你得等赶集。在集上可能有人卖,平时也看不见了。”

    “那咱们曹县不编柳筐了,现在都干啥呢?”

    “我跟你说吧,曹县现在出名的可不是什么柳编,那玩意值几个钱?”

    “我们现在都种芦笋了。还有木材加工。”

    那人指着路边的店铺说道:“你看看,我们的芦笋罐头出口到国外,板材厂就有一两千家。”

    “哦,谢谢啊。赶集还来得及吗?”

    “今天是二九,明天初一,你去青堌集看看,他们初一,初三,初六,初八赶集。”

    “明天正好有集?那太好了。这个青堌集在哪儿啊?”

    那人极为热心的告诉了他怎么去。

    曹县话,卢昌华谁能听懂,可是这咬字发音不准,他听成了“青古集”。

    到了车站,买车票才发现,自己搞错了。

    原来是“青堌集”。

    青堌集在曹城镇的东南方向,相距近三十公里。

    很早就是一个镇的规模了。

    现在属于中心镇,经济发展在曹县属于位列前茅的。

    当他坐着客车晃晃悠悠的来到青堌集,发现这里果如人家所说。

    人流密集,工厂很多。

    还有大片的芦笋种植区。

    他在街上转了几圈,这才去一家跟人打听,明天赶集的市场在哪儿?

    有热心人往前面路边的一大排铁皮棚子一指,“就是那边。”

    卢昌华道谢之后,去了市场里看了看。

    虽然赶集要明天开始,可不代表市场就不开门。

    市场里面还是有很多商户的。

    这里销售的很多都是日用品和蔬菜肉食。

    他转了一圈也没发现有卖柳筐的。

    “老板,跟你打听一下,市场里有卖柳筐的吗?”

    “啥?卖筐的?没有!”

    卢昌华这叫一个失望啊。

    难道自己这个想法不对?怎么堂堂传说中的柳编之乡,竟然没有人卖筐了。

    见卢昌华面露失望之色,那位店家好心的补充道:“看看明天吧,好像有几家卖那玩意。”

    见老板这么说,卢昌华又升起希望了。

    “老板,为啥现在卖筐的那么少啊?”

    “你是外地人,不了解情况啊。”

    那位本地老板说道:“柳筐这玩意以前家家户户都要用。”

    “可也不是家家都会编这玩意的。”

    见老板愿意多说,卢昌华赶紧递上香烟,听着人家讲。

    “我们曹县,以前种的杞柳多,家家户户多少都种点。”

    “自家人编的,就自己编;不会编的就请人到家里来编。”

    “很少到集市上买这东西。”

    “买卖柳筐也是三四年前的事了,十年前更多。”

    “可现在,镇上发展芦笋种植,谁还有功夫编那玩意卖啊。”

    “就是有也是少数。”

    “因为那玩意在我们这不值钱。”

    “在当地销量很少。”

    “赶集的时候,能有几家来卖的,数量也不多。都是家里老人闲着没事,编着玩的。”

    “哦!原来是这样啊。”

    看样子,自己是被误导了。

    柳编以前是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用品。

    因此,以前是非常常见也很红火的产业。

    可是现在?

    没有筐,可以有其他的替代品。

    这玩意也就逐渐的落寞了。

    看样子,柳编既然能上升到工艺品的高度,现在只能在大城市销售,或者出口到国外。

    让那些看着新鲜的有钱人,把这玩意当成工艺品、艺术品来购买,还得卖高价才行。

    把它当成普通的生活实用器,就没有什么太高的价值了。

    柳编最低级的产品就是土筐,也叫“土篮子”。

    这是用来劳动的工具。

    也实用的东西越不值钱。

    高级点的柳编产品就是食蓝,果篮,花篮,杂物篮。

    虽然这些也是实用器,可价值要高些。

    更高级的柳编产品就是装饰品。

    比如柳编的各种动物,人物,桌,椅子,台灯罩,床头柜等等。

    这些大都以装饰为主,实用价值不高。

    可偏偏越是这样的东西,它的价格越高,越有人为它买单。

    卢昌华躺在旅社的床上沉思。

    把这些想透之后,逐渐有了思路。

    柳编产品的定位和设计很关键。

    把柳编这种材料和工艺用来制作装饰品和家具产品上,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想到这里,他拿出纸笔,记下了自己的想法。

    有时候灵感会稍纵即逝。

    这一天,卢昌华就没再出去,而是在旅社里整理思路,等待明天的赶集。

    晚上,他在附近找了家馆子。

    点上两个菜,喝了杯曹县小烧。

    旅社离赶集的市场很近。

    这也是他想省些力气。

    第二天刚蒙蒙亮,卢昌华就被吵醒了。

    室外嘈杂喧嚣声此起彼伏。

    他一骨碌爬起来,赶紧穿衣服。

    他可没想到,这里赶集会这么早。

    卢昌华来年早饭都没来得及吃,急急忙忙往市场跑去。

    此时的市场里里外外都是人,摆摊的人沿着马路一直延伸出去很远。

    他见这摊位前后不见头尾,一时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闷头找吧。

    沿着马路一路走,一路看。

    走出去一里多地了,还是没见着。

    此时他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走到了尽头,依然没有。

    调转头,往回走。

    来到市场的门口,他略一停顿,继续往前走。

    上边的摊位没有下边多,也就走出去一百多米,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卖筐的小摊位。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蹲在地上,前面铺了一块布,上面摆着几个方形篮子。

    来回走过的赶集人看都不看。

    老人叼着一根铜嘴旱烟袋,不紧不慢的抽了两口。

    见有人在他面前站定了,他才抬头看了眼。

    “要篮子吗?”

    “老爷子,您这篮子怎么卖啊?”

    卢昌华也蹲在了摊位前。

    “十五一个。”

    卢昌华拿起方蓝看了起来。

    编织精美,柳条粗细一致,重要的是,上面还编出了花纹来。

    “大爷,这是您编的吗?”

    “是啊,我闲着没事,自己编的。”

    老头磕打磕打眼袋,又吹了吹铜嘴。

    烟袋锅里喷出了一股烟渣子来。

    “大爷,您的这些篮子我都要了,家里还有吗?”

    “没了。你要是还要,我就给你编。”

    “大爷,收摊吧,这几个篮子我都要了。”

    十个篮子,一百五十块。

    老头要价真不高。

    “你能拿的了吗?”

    “大爷,搭把手,给我送到前边旅社去。”

    “行。”

    给了钱,老头就把布叠巴叠巴掖起来。

    他拿五个篮子,卢昌华拿五个,两人一起往旅社去。

    进到房间,卢昌华就给老头沏茶,还递上香烟。

    “大爷,不着急回去吧?咱爷俩唠唠?”

    “唠点什么捏?”

    “我呀,对这个编篮子感兴趣,您老能不能跟我讲讲这个啊?”

    “编篮子啊?”

    老头接过香烟,在手上磕了磕,含进嘴里。

    卢昌华赶紧摸出打火机,吧嗒一声,给老头点上。

    “这个有么说的?”

    他吐出一口烟来。

    然后又咳出一口浓痰来。

    卢昌华赶紧递过去一张纸巾。

    老头把痰吐进纸里,擦了擦嘴角。

    “大爷,您怎么称呼啊?今年高寿啊?”

    “我呀?我姓柳啊,今年七十了。”

    “刘大爷。”

    “不是刘,是柳啊,柳树的柳啊!”

    “哦,柳大爷!”

    “你们村像你这样编篮子的多吗?”

    “不多了。会编的老人没几个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个。”

    老头叹了口气。

    端起茶水喝了几口。

    “您除了编篮子,还会别的吗?”

    “别的?啥啊?”

    “小鹿小马啥的,会吗?”

    “会是会啊,就是太费工了。”

    “大爷,费工没事,我多给工费。”

    一听老头会编这玩意,卢昌华的眼睛就亮了。

    “那行,只要工费给的高,我还是愿意的。”

    “大爷,您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儿子孙子都在。”

    “那感情好啊,您可是享福了。”

    “嗨,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也没啥事。编编东西,散散心。”

    “那,我能不能到家里去看看呐?”

    “行啊,你要订几个啊?”

    老头还惦记这事呢。

    “我一样做一个,你会什么,我就要什么。”

    “一个我给您一百五,咋样?”

    “行啊。走走,回家去。”

    老头这下坐不住了。

    起身就要带卢昌华回家。

    卢昌华心里乐开了花。

    从行李箱里拿出了个家用摄像机来。

    “走吧,大爷。”

    两人离开了旅社,向着镇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