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战国系年传奇 > 章六五:显学初成齐请墨未果

章六五:显学初成齐请墨未果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战国系年传奇 !

    齐国,都城临淄,吕积,公元前455年即位,后世称其齐宣公。时任执政者,田盘。吕积,傀儡也。一切执政大权,全在田盘手中。

    田府,田盘居坐上位,两位客卿坐在下首,一位禀报:“田相,前些时日,在下有位朋友自洛邑来访,闲聊期间,讲到那洛邑南边的伊阙城邑,有人办了一个‘墨氏学馆’,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入学。普通办学倒也不会让我引起注意,只是几年前,我曾听说鲁国曲阜有人办了个学堂,取名‘墨氏学堂’。这‘墨氏学堂’与‘墨氏学馆’仅一字之差,且都是墨氏,便引起我的注意,便仔细询问,一番了解,方知这墨氏学馆所授课业内容主要以治国为主,据传那授课者还晓攻城拔寨之道,只是对这方面的学生选拔要求有条件。之所以向田相您禀报,是想请您安排人专门关注此事,若这墨氏学堂或学馆真有真材实料的弟子出师,我们要想办法将其吸引到齐国,壮大我国。”

    “他那学馆可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说出了哪些治国的人才么?”田盘问道。一股上位者的气势,坐在那不言而威。

    “那种出类拔萃的治国之人,暂未听说,不过既然有办学,必有那一二顶尖的人才出现。”那客卿道。

    “封大夫,可知那兴办墨氏学馆是何人么?这个人应是有大才之人。”另外一位年长的客卿问道。

    “孙兄,那人据说是宋国人士,叫墨翟,年岁不大,约莫二十七八岁。”那被称为封大夫的客卿回道。

    “宋国墨氏?那宋国未曾听说有墨姓之人啊。即便这墨姓在其他国也甚是少见,据传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夏禹老师墨如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那大禹拜墨如为师学习治水。后来,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夏王朝之后,敕封姜墨如的儿子姜胎初为孤竹国的国君,姜胎初就以父亲的名字为姓氏,称墨胎初,世代相传为墨胎氏,亦称墨台氏。

    那孤竹国地处北方荒夷之地,在商朝时期,孤竹国实力十分强大,其鼎盛时期的地域涵盖了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孤竹与殷商的特殊关系,孤竹国的国君和王子都在朝中位居要职。可以说,商朝时期的孤竹国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文化上,在当时都是十分发达的。

    孤竹国的强盛与商朝的强盛有紧密的联系,而孤竹国的衰落也与殷商密不可分。周武王攻灭殷商后,为了拱卫中央政权,分封了大量的姬姓诸侯,武王的弟弟召公奭被封到了燕地,负责抵御北狄的进攻。随着燕国的逐渐强盛,慢慢的取代了孤竹国原来在北方的地位。孤竹国的领土不断被燕国和北方的赤狄蚕食,到了齐桓公时期,孤竹国只能偏安于东北的一小部分地区。另外箕子东迁也进一步导致了孤竹国的衰落。我周朝取代殷商问鼎中原之后,不愿臣周的箕子,带领了一部分商朝贵族和遗民向北部迁移。箕子北迁的途中经过了孤竹,由于孤竹国与殷商的特殊关系,一大部分孤竹国人和贵族也随同箕子。

    可以说在齐桓公时期的孤竹国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不过是强弩之未,所以桓公在北击山戎时才能那么轻松的顺手就灭亡了孤竹。孤竹国虽然被轻松的灭亡了,慢慢的消退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是孤竹国的两位君子,却被人称颂至今,他们就是伯夷和叔齐。

    伯夷和叔齐本是孤竹国的王子,在前往西岐的途中,恰好碰到武王率领军队讨伐商纣,于是二人叩马劝谏,希望武王停止对商朝的进攻。武王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而是继续进军,在牧野击败了纣王的军队,灭亡了殷商。伯夷和叔齐认为,武王作为殷商的臣属,反而率兵攻打自己的国君,并取而代之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耻为周臣。于是隐居在了首阳山,以采集野菜为生,后来双双饿死。

    自那之后,便再无墨氏一姓流传。不知这墨氏学馆的墨氏又是从何而来。”那被称为孙兄的客卿大夫侃侃而谈讲述了这墨氏前后历史,道出了心中疑虑。

    “刘兄博学多才,这番姓氏前后因果起源,却是令封某大开眼界。”封大夫赞扬了下刘大夫,又道,“在下也不知这墨翟是否是那孤竹国后裔。不过可以派人打听一下。”

    刘大夫点了点头,口中又说:“又或许这墨姓不是其姓氏,为其名中之字也有可能。”刚说到这,这刘大夫似乎想起了什么,皱眉想了一会儿,抬头道,“刚才我突然想起一事。”说罢看了看田相和封大夫。

    “是何事?刘大夫说说看。”田盘道。

    “这事大约有十多年了,那时还是老相田成子执政。有一天,自那边境成阳、垂都两邑来报,说是来了一位少年奇侠,以一己之力,凭借其聪明才智,斩杀雷夏泽鸡冠蛇,为当地除害。当地人尊称这位少年为墨子,当时上报这少年名为子墨,乃宋徽山人氏。为感谢这位少年,两城邑守将联名为其请功。后老相田成子派人前去封赏,那子墨以年幼为由推辞了。由于当时老相年岁已高,此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不知田相可还有印象?”刘大夫道。

    那田盘听了刘大夫的话,仔细回想了下:“嗯,好像是有这回事,只是当时未曾放在心里,记忆不是很清晰。莫不是刘大夫怀疑那墨氏学馆就是这子墨所建不成?”

    “正是。从姓氏上推断不出来,便只有名。而且当年那子墨胆识与智谋非常,一看便知出自名门。从年岁上看,我记得不错的话,当年上报时子墨应是十二岁,那放到如今,便是二十六岁,几乎与风大夫所言那墨翟年岁对的上。”刘大夫再次肯定道。

    “好!”那田盘一拍桌子,“刘大夫此番分析甚是有道理。封大夫,本相着令你全权负责此事,一是打听那墨翟详细出身,看看能不能让那墨翟入我齐国开学办馆;一是尽快与那墨氏学馆学堂联系,看看那里培养出哪些人才,尽可能招揽到门下为我所用。”这田盘也是雷厉风行,办事有手段之人,一旦下定主意,便立即安排下人去做。

    封大夫领令,一番准备,决定先去鲁国曲阜。带了几个随从,青衣打扮,便驱车直奔曲阜而来。

    那边子思前脚刚离开墨氏学堂没多久,这边齐国封大夫等人又赶到。

    伏丘一番接见,虽不太欣赏齐国田盘,但不能断了墨学思想的传播,也是为门人留下一扇门,自是好生招待。

    一番详细了解,这封大夫诸多疑问得以确认。其一,这墨氏学堂与墨氏学馆果然为一人所创;其二这墨学创始人墨翟果真是宋国人,也正是当年那斩蛇除害的少年;其三,既然确认了墨翟真实姓名,那自然也就知道其子姓渊源。

    随后,封大夫提出了其他诸侯国同样的问题,希望见到墨子,邀请其到齐国。

    伏丘同样告知。得知墨子归期不定,刘大夫面露遗憾之色,随后又与伏丘一番畅谈,多角度了解墨学思想以及其水平如何,最后问到是否有门人已学业有成可以出师。伏丘告知一些学成的弟子已被其他家族世家招揽,当前所剩弟子入门较晚,暂时不能出师。

    最后,伏丘与封大夫互留联系,他日门人有成,承诺推荐去齐国,那封大夫方才告辞。

    那尚在泰岳之巅,与弟子禽滑厘游览的墨子,尚不知自己的墨学思想已在中华大地上开花,恰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赐字禽滑厘,师徒二人坐在峰顶等天亮。那东方渐红,道道霞光自东海四射而出,正是那: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这日出,于泰山之巅观看,感觉自是不一般,那紫气东来,日之精穿越千万里直射泰山之巅。墨子微闭双眼,脚踏九宫,手摆八卦,吐纳阴阳,呼吸间唱道:

    巍巍太岳,高耸云霄。居高登临,望东沧海。阴阳互转,日出东方。

    风云欲变,有我泰岳。扬正气行,震慑巫邪。心有互爱,神针定海。

    尺度规矩,器具丈量。王孙贵候,一视同仁。无贵贱声,无不公声。

    天有恩德,太岳传之。民心相向,太岳传之。执政德行,太岳传之。

    仁政得行,民众爱之。民之疾苦,庙堂心焦。倾心推行,爱行天下。

    随着最后一个“下”字说完,墨子打完收工。望着天边,仰天大笑:“滑厘,我们下山去吧。”

    下山途中,墨子对禽滑厘道:“既给你取字‘云中’,你自是要当得起‘云中’二字,我再授你我自创的闭气行气法,你可仔细记住,‘正偃卧,握固,漱口咽津,三日后行气。鼻但纳气,口但吐气。徐徐缩鼻引之,且莫极满。初为之时,入五息已,一息可吐气,吐后一咽,又复鼻纳气,口吐之。凡纳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流,可自觉气周身也。行气常以月一日至十五日行之,可用意念令气从手十指出;月十六日至月晦行功时,用意念令气从脚十趾出。若行之能久,自觉气从手足通。’”

    这行气之法诀并不长,那禽滑厘记住之后,墨子又道:“此法修炼大成之后,可如龙行云,但切勿在人前显摆。”

    “师父的意思是说,这行气大成后,能如仙人般飞行?”禽滑厘惊诧道。

    墨子微笑不语,就见其做了几个吐纳,那脚下渐渐出现一些云气,那云气气呈淡色五彩,云气越聚越多,稍余生成,便向空中飘去,这云气十分轻灵,托动那墨子向空中飘去,墨子体内暗自调节气出大小与方向,便见其脚踏祥云,绕着这泰山,呼吸间已围泰山绕行一周。再又暗中调控云气,降落在禽滑厘身前,背对着禽滑厘,云气收回体内?,也不言语,背着手向山下走去。

    禽滑厘睁大双眼看了个目瞪口呆,久久未动。直到墨子身形不见,方才反应过来。

    “师父!师父!”禽滑厘扭头四处寻找墨子,方才发现墨子已经下山,急忙飞奔直追墨子,好一会儿追上墨子,气喘吁吁问道,“师父!师父!请您告诉弟子,您是不是神仙啊?不然怎会这等仙术。师父!师父!”

    “神仙?”墨子呵呵笑道,“我这等手段哪敢称作神仙,无非行气法门而已。之所以让你施展时勿要让其他人看到,就是避免引起世间莫名骚乱。”

    “师父,这般手段都不为神仙手段,那神仙手段该是何等神奇?”禽滑厘道。

    “神仙手段,我也未见过,如何知晓?人体内含无穷潜能,上天赐予人这等灵物,若能好生开发,将会有无穷威力。”墨子道,“好生修炼,有一天,或许我们可进那昆仑境,探求天道!”

    “是!弟子必追随师父努力修炼!”禽滑厘恭敬回道。

    这墨子却是不知,这“墨子闭气行气法”,日后不知怎么流落人间,被后世道家获得,看其神妙,便将其收入《道藏》,只是缺少了墨子的指点,少有人练成。这闭气行气之法在当前的墨子手中可谓超前本领,但后期墨子修为大成,这行气法门也就一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