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文帝本纪 > 第九十五章 监国(一)

第九十五章 监国(一)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文帝本纪 !

    泰初帝明说过,过几日要去避暑行宫。没想到元晗大婚刚刚三日,命安亲王监国的圣旨已经下达,仪仗也已经备好准备启程了。

    与泰初二十一年相比,今年的行宫避暑,没有任何一位朝臣伴驾。泰初帝只带着阖宫君侍,浩浩荡荡出发了,留下几乎空荡荡的皇宫给元晗。

    元晗得了监国的旨意,每日无需早朝,便占了御书房一侧的偏殿,处理朝政。徐晶已去,宣政院被清洗一空,诸多官职尚未填充,是以大部分事务都落在了卫弗的督察院手中。

    泰初帝维持多年的左右二相制衡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元晗若要在朝事中不被架空,成为傀儡皇帝,必要将宣政院重新立起来。

    元晗一封奏折送到行宫,不几日,几道官员调遣的圣旨接连发下。

    召在江南赋闲的崔致回京为左相,金陵赵氏赵风为宣政院中书侍郎。迁原吏部侍郎杨业为吏部侍中,原刑部尚书黄珊为宣政院右仆射,原礼部侍中梁玄为礼部尚书。调原礼部尚书朱蕾为户部尚书,御史大夫郑秀为刑部尚书。

    令人眼花缭乱的召回升迁平调,还只是高品级官员,其余大大小小官员变动数不胜数。几乎所有翰林院侍读学士甚至是学士,都参与了草诏。宣旨的宫人几乎成日里奔波于京城中各位官员府邸。

    这出乎所有人意料,元晗几乎是甫一得了监国的旨意,便提拔自己阵营的官员,毫不避讳。皇帝对此也不置一词,甚至隐隐还有些支持。

    召崔致和赵风回京的旨意最早发出,她们接到旨意时,正聚在直山县的江南书院里,和李秋爽同饮。

    “先恭喜二位了,终于熬到出头之日。”

    “澄明你这便是寒碜我了,”赵风笑着说,“我不过是担了个书院院长的名头,既无名气也无甚才华,更是一天课业都没教授过。殿下召我进京,不过是暂无可靠的心腹之臣。我尚且能得个从三品的宣政院中书侍郎,澄明你且耐心等待便是。”

    崔致也点头表示赞同:“朗英的话不错,毕竟你身份特殊,殿下初监国,手中权柄不稳,不好贸然召你进京。依我看,我那舅母卫相是个明白人,不会贪恋权势。待到陛下百年,她肯定要致仕归家的。以澄明你的身份和能力,右相的位置是再合适不过的。”

    李秋爽自然是知道,元晗现在碍于她的身份,不能召她入朝,但是却没有如崔致这般想得深远。

    “当初陛下密旨召我们三人到这间小书院,一面是悉心教导十五殿下,一面也是存了将来留用的意思。”赵风接着道。

    李秋爽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看上去有这么失意吗?需要你二人轮番宽慰?”

    赵风“哈哈”一笑,端起酒杯:“来,澄明,格廷,我敬你们,我们京城见。”

    关于这次官员变动,京城的宅邸中,私下的议论不绝于耳。

    卫府。

    当初聚在卫府的几人,黄珊升入宣政院,朱蕾从礼部平调到户部,也算是升迁,郑秀顶了黄珊的位置,叶训成了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可以说除了崔雅,其余几人明里暗里都得到了提拔。

    而崔雅作为翰林院掌院学士,本身就时常受召入宫奏对,与左相崔致出身同族,确实没有升迁的余地了。

    这几人如两年前一般,聚在卫府的花厅里,只是常给她们煮茶的人,已经嫁进了别人家里。

    卫弗撇了撇茶沫,叹了口气:“再喝不到冬儿泡的茶了。”

    黄珊笑道:“我前些日子在御书房奏事,御膳房上了一道杏仁佛手,殿下尝了一块,便着人再做一份,送到府上给正君。冬儿能得妻主爱重,不比天天给咱们烹茶来的自在。”

    崔雅也笑道:“毕竟是新婚,时时刻刻惦记着。”

    卫弗叹了口气:“这样惦记着,怕也是要让我们卫氏用代价来换的。”

    几人都知道,这样明晃晃的提拔,不过是一时的过渡。

    元晗在翰林院任职,新科进士们有几个看不清形势的?都知道投入她的门下,前途便无需发愁,谁看不见陆雨那几人日日出入御书房,虽无官职,却有实权。

    “陛下为了给安亲王铺路,真是煞费苦心啊。”叶训也感叹,“近了有卫相顶着,远一些有咱们这些人,再长远些,翰林院的进士们都是殿下的班底啊。”

    “所以我这个右相,也是不得长久了啊。只要等那位一登基,我势必要致仕才能保全卫氏一族。你们也各有各的缘法,只是切记一条,尽管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不要小看了那位。否则,王氏的下场就是例子。”

    众人都是神情一肃。

    杨业府上也是灯火通明。与黄珊几人相比,杨业不过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原吏部尚书马世彬已经受徐氏牵连被罢免,现在她升任侍中,尚书一位空缺,可以说她已经是吏部实际的掌权者了。

    自己为什么能走到这个位置上,别人不清楚,杨业心里是一清二楚,不过是有崇儿和素素的缘故在里头罢了。

    崇儿已经嫁人,即将为人父,杨业并不后悔拒绝了安亲王正君的位置。看元晗几位侍君的出身,即便泰初帝同意,杨崇也压不住这些高门出身的侧君侍君。

    杨业将两个女儿叫进书房:“我现在领了吏部的职,因何得来你们也清楚,希望你们不要自觉杨氏上了一个台阶,只有我一人在朝中独木难支,曾经盛极一时的王氏,不也一朝倾颓。”

    杨茵看了杨素素一眼,答道:“母亲放心,女儿功课不曾落下。后年的科举,女儿会下场。若是能中举,也能帮上母亲。”

    杨业对这个庶长女一直都很放心,只是嫡长女杨素素,才是令人担忧的那个。此番把她们叫到书房来,为了敲打杨素素。

    在她心中,元晗依旧是那个书院的同窗,弟弟的心上人,丝毫没有意识到身份地位的变化。

    “素素,你也和茵儿一起下场。”

    “我……”

    杨素素刚想反驳,杨业止住话头:“就这么定了,都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