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玲珑阁 !
玲珑阁第二百六十七章:登记至少胡休是这么认为的,人不可能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就算是杀了,那肯定留下一大堆的尸骨,也是要有地方放的,也定然会占据一定的面积。
而且上千人一夜的屠戮,所产生的血腥味,怕是不小。虽然,长英郡不宵禁,但城门到了晚上,还是封闭的。
所以说,这些人不可能出的去的,那这些人必然是还在长英郡,那便是有机会。
胡休略略沉思了会儿,便是有了思绪,看向了台下的众女,“你们莫要着急,这便让衙门的幕僚来,给你们都给案一下。”
这般便是好了,每个人都要来备案,就连那青楼女子,也得来备案。当然是问的昨晚和她们过夜的男子的姓名,实在不知道便是问长什么样。
却是到了后面,这衙门本就十来个幕僚,却是直接在衙门门口摆好了桌椅,排起了长队,这些人,全都是家中男子失踪的。
可快到中午,这看着人数还不带减少的,甚至队伍都排到了街上了。这便有些不妙了,这一大早上到现在,衙门的幕僚差不多快登记了上千个报官的人了。
平均每人近百人的登记数,但这效率根本跟不上啊,终是胡休失策了,这哪里是只失踪了近千人。
现在还没有到下午,这要是到了下午,是得有多少人啊。
“罗宸一,你过来下。”胡休朝着他召了召手,此刻他正带着帝和军士卒,还有小史,维持现场的秩序。
来了那么多人,而且全都是女子,若是发生踩踏事件,可就不好了。
“校尉大人,是何事?”罗宸一却是忙着,而且这来衙门报案的人,看样子,是愈发的多了,他可没太多的时间耽搁。
“让小史带着,去城中找读书人,能多少是多少,让他们来给人登记。”胡休虽然也是识字,但这个时候,多他一个,或是少他一个,根本不能有根本上的改变。
这个时候让城中的读书人过来,便是一个好主意了,“更他们说,愿意来的,我每人都给一两雪花银。”
胡休却是怕帝和军士卒用强硬的手段嘞,那些个读书人是来了,但就是怕他们阳奉阴违,偷偷的改几个字。
到时候若是真的急发了什么事情,然后找不到人来,那可真就是闹了个大笑话嘞。
“那这读书人是要秀才之上,又或者是童生之上便是可以了?”罗宸一问道。
“童生之上,便可以了,还有最好是三十岁左右的,下午的工作量可能很大,那些个小年轻可能受不起这累。
人数嘛,越多越是好,咋这不缺钱。”
古代科举,可没现在那么简单、舒服,现在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应试考试,把该记的记住了,总是能取一定的成绩。
而在古代科举,可不仅仅看的才气,还得看运气、气运。有的时候,自己的才气够了,可就是差那一丝丝的气运,你便是过不了。
最主要的是,淘汰率真的是太大了,加上这个世界上读书人又不多。大多数家中有些钱财的人,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科举,学武是大多数富裕些人家的选择。
不过,胡休也发现了个华点,这个世界是有科举制度,可就是没有武举。要是在这个世界上,开设无惧,专门为皇家胡氏招揽人才,可不是极妙的事情?
不过,这种事情,又有一个不太好的麻烦,这个世界武力太强了。
若是一层层的考上来,那些的苗子若是遇到比自己强许多,而这些强许多,只是因为他们依靠这年龄堆上来的厉害。
这便是有些不公平了,却又是摇了摇脑袋,他现在想这些做甚,可还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安排呢。
“是,校尉大人。”罗宸一连忙叫了几个帝和军士卒,急匆匆的便走了。
不到两刻钟的功夫,便把人带回来了,仔细数了数,竟是有百人之多。看模样,的确都是三十岁往后的读书人。
每个人都给了一定的定金,又让人准备了上百个桌子、椅子。这一下子,衙门的幕僚便是压力大减,可就是这样,下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简直是把路都给堵在那里了,要不是中午胡休特意叫来的近白个读书人。这幕僚,怕是得忙个好几天不带闭眼,才有可能完成。
可就算是这样,这还是花了一小个下午的时间。人群也慢慢散去了,她们有许些是不愿意走的,但被胡休强硬赶走了。
她们留在这做甚?什么也做不了,只会给这条还算宽敞的路给堵住了。
“校尉大人,这登记好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罗宸一现在又指挥者士卒搬椅子、桌子。至于那些个登记好的册子,早已经收录好了。
银子也给了,胡休随着都带着金子,怎么会随身不带银子呢。不过,是一整块的雪花银,得让他们自己去换。
换的任务便是交给了帝和军,给那群书生,让他们自己去换,怕是又得闹出些祸事。
嘿~还别不信,一百两的银子,在古代换算成现在的钱,得要上万元,这还是往少了说的。
“呃~”胡休却是被这一问问住了,他还的确没想好该如何做,他向来走一步,看一步的人,他便是踱步了起来。
……
ps:也不知道有没有在看盗版的兄弟啊,说句良心话,我也不是无尝写作,都看到这里了。
在手机上下个〔纵横〕,支持一下子正版,没钱的兄弟,也可以到正版这加个书架,让作者更有信心写下去啊!
100两是18000元人民币。
民以食为天,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上白米九钱五分,中白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下白米八钱三分,白面九文,根据1石=100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3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1两白银:约值180元。
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1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
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而直到清末,一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
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
古代的武举考试考的是:举重、骑射、步射、马枪、才貌、言语等技术。
1、马枪是测试马上用枪技能的方法。具体为:断木为人,戴方版于顶上,凡四偶人,互列埒上。驰马入埒,运枪左右,触必版落,而人不踣。“马枪”课试法还规定,“枪长一丈八尺,径一寸五分,重八斤。”刺中三版或四版为上,二版为次上,一版及不中为次。
2、步射为射草人,中者为上,虽中而不法者为次上,虽法而不中者为次。
3、材貌是身体素质外型挑选。以身高六尺以上,“躯干雄伟”者为次上,以下为次。
4、言语要求在课试提问中“应对详明,并有神采,堪统领者为上,无者为次”。
5、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
6、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推崇武举制度的武则天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年。科举里的状元、秀才等名次,直到今天还挂在中国人的嘴边。
1、童生
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学子。根据明朝史书记载,只有通过了县试、府试两场考核的学子才能被称作童生,成为童生方有资格参加院试,成绩佼佼者才能成为秀才。
2、秀才
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是常科考试的一种。但后来被废,秀才一词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到了宋朝时,凡经过各地府试者,无论及第与否,都可以称为秀才。故此当时有之称。
3、举人
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4、监生
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所谓荫生即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监的官僚子弟,此种荫生亦称荫监。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5、进士
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6、状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分子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7、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得到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共有17人三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