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红楼欢歌 !
“跪!”礼部官员极其有韵味的唱道。
太康皇帝,还有他身后的皇太子陈烁,跪在太监们事先准备好的蒲团上,对着他们父子俩面前的,历代大汉皇帝的神主灵位,毕恭毕敬地拜了三拜。
而后,只听太康皇帝字正腔圆地道:
“臣,总理大汉万里河山陈璟,叩拜列祖列宗先皇陛下。”
太康皇帝的声音低沉,惨白的老脸上因为激动,早已变得通红,只听他语气虽然仍有些平静,声音却有些颤抖地,接着说道:
“蒙祖宗垂青厚爱,臣登基天下三十余载来,兢兢业业,从来不敢懈怠一日,广施仁政,国势日渐强盛,我大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外无强虏、内无民乱,河清海晏四海升平。”
“臣愚钝之人,自知此皆祖宗之福也不敢居功。”
“臣为皇帝,亦遵循祖宗旧法治理天下,不敢妄自尊大好大喜功!”
“其中不堪者,臣年过五十有五,尚无可堪担负我大汉江山重任的子嗣。”
“臣每思至此,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幸列祖列宗保佑,臣多年育养一子,已有小成,聪敏机智非常,可继我大汉万年之统。”
“按祖宗家法,立皇三子陈烁为皇太子、特容尊祖先、告知喜讯!”
这时,跪在太康皇帝身边的皇太子陈烁,按照事先教导的礼仪,一丝不苟且郑重的行礼叩拜,赶紧接着道:
“臣陈烁,叩拜大汉列祖列宗,臣年幼无德,蒙父皇垂青,被立为皇太子,甚为惶恐!”
“每日宫中读书,常追忆祖宗百战余生创业不易,更知基业难守。”
“是以而立之年,却不敢丝毫懈怠。”
“唯恐使祖宗蒙羞,社稷失色。”
“臣陈烁,日后必效仿列祖列宗,诚惶诚恐,勤奋勉励。”
“我大汉列祖列宗,太祖高皇帝、太宗皇帝、仁宗皇帝在上,臣陈烁虔诚叩拜。”
“愿列祖列宗佑我大汉·······华夏中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不肖臣陈烁,再顿首叩拜,望列祖列宗保佑我大汉江山,万世一统,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等皇太子陈烁叩拜完大汉的列祖列宗后,太康皇帝就在夏守忠带着几个小太监抬进来的龙椅上,缓缓坐了下来。
只见,太康皇帝一挥手,所有的太监和官员都退出了太庙,两个守门的小太监,合力将厚重的殿门给关上了。
一时间,整个大殿都暗了下来,变得有些空旷了,只有点燃的香烛散发着的寥寥青烟缓缓升起,直冲大殿顶端的天花板,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渐渐地在大殿里扩散开来。
太康皇帝缓缓睁开他那浑浊的双眸,目光游动上下仔细打量了,恭恭敬敬地跪在大汉历代先皇神主牌位前的皇太子陈烁。
不由得神情一阵恍惚,仿佛时光回到了三十年前,他在这里和前皇太子陈烨祭拜完祖先后,依照大汉王朝的惯例,灵前教子的时候,是多么的意气风发。
而今,自己却已是垂垂老朽,病痛缠身,将不久于人世,不禁心下有些凄然。
太康皇帝抬头,望了望仁宗皇帝的神主牌位,颤颤巍巍地从他坐着的龙椅上,缓缓站了起来,对着牌位恭敬地躬身拱手行礼。
轻叹一声,调整好心情后,转过身来,对刚刚册封为皇太子的陈烁,朗声教训道:
“皇儿,太庙灵前教子,是我大汉自太祖高皇帝以降的传统,为的就是让当朝的储君,好了解国家大政,少走弯路,为将来治理好天下,打好基础。”
“如今,朕御极天下已是三十余载,以后就要看你的了。”
皇太子陈烁听了此话,心下一喜,到仍是不敢大意,连忙劝解太康皇帝道:
“父皇,您一点也不老,儿臣还需要您看顾,教导。天下臣民还需要您,镇住大汉龙脉。”
太康皇帝好似没听见陈烁言语般,继续自顾自地说道:
“自从朕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从不敢懈怠国事,然朕自母胎就带来的恶疾,几十年来并不曾痊愈,朕的时日不多了,不久之后,朕就禅位给你。”
“天下在朕的治理下,总算没有什么大乱,把大汉江山交个你,朕放心。”
陈烁心头大喜,嘴上仍是推脱道:
“父皇,不可啊,儿臣什么都不懂,不敢当次重任,请父皇另择贤能。”
太康皇帝双眸精光大冒,死死地紧盯跪在蒲团上的陈烁,好似要将他看穿一样,只是一会儿之后,太康皇帝精力不济,整个人就萎靡了下来。
感受着太康皇帝,那如刀般的目光,陈烁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后背的衣襟都被汗水打湿了一大片,附着在肌肤上,很不自在。
太康皇帝重新斜靠在龙椅上,闭目养了一会儿神后,接着说道:
“前些日子,东厂密报:山陕大旱,今年的辽饷,怕是没着落了,还要随时准备好银两、粮食救助山陕的灾民。”
“自从通古斯人袭扰辽东三年以来,我大汉每年都要加征农税,以应对辽东频繁的战事,文官们都集体反对,再往辽东投入如此多的钱粮。”
“加上今年塞北格外严寒,西边的瓦剌人,北边的鞑靼人,东边的通古斯人等部落颗粒无收,就打算联合起来进攻辽东,南下我大汉打草谷,弥补他们的损失。”
“几场大战下来,朝廷派往辽东的客兵——浙江兵、湖广兵、川东吐司兵、河南兵、山东兵,都已经损失殆尽。”
“辽东兵困马乏,已是无力再战,以辽东现有的七八万兵马,恐怕是保不住辽东了。”
“这些个江南文官们,都主张放弃了辽东,严守山海关就行了,等平定江南的白莲教作乱,还有山陕的流民作乱之后,才可以考虑辽东之事。”
“还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不可双线作战。”
“这些开国勋贵们,在辽东有不少祖传下来的田庄产业,他们都支持朝廷继续向辽东增兵,要保住辽东。”
“这其中以宁、荣两府最为积极,他们已经推出还是垂髫小儿的贾珙,前往辽东开原卫助战!”
“他们两方势力相争,这样正好方便朕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