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与非遗的开始 > 余庆—矮人与

余庆—矮人与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与非遗的开始 !

    余庆“矮人舞”属于民间舞蹈,具有进步性、群众性、娱乐性和继承性,幽默诙谐的表演使舞蹈具有表演性和娱乐性,矮人形象的耳目一新令后人难忘。

    矮人舞是余庆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的喜闻乐见自娱性舞蹈。矮人形象源自傩戏中矮人神这一人物,矮人神在傩戏的开场戏和压场戏的表演中,诙谐幽默,情态可爱,人们就在模仿嬉戏中逐渐将矮人神的表演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矮人舞”。

    据史料记载:“傩”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发展到商代(即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到了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傩文化在各个地方蓬勃兴起,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汉武帝拓边屯军,开发西南夷地,汉文化就通过巴蜀、荆楚进入今黔北地区,军士的“军傩”,将傩文化也同时带入,逐渐影响着当地乡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傩戏在黔北民间的盛行,傩戏中“矮人神”这一形象在乡民中也越来越受欢迎。“矮人神”在傩戏中起初是担任着开场戏和压轴戏的表演,具有很浓的喜剧色彩,特别是在戏后和戏间,“矮人神”托着筛向众乡百姓索取灯油费的时候,“矮人”的模样滑稽,动作诙谐,言辞动人,深受百姓的喜爱。人们随之就利用田间地头、堂屋院坝模仿表演。在发展中不断改进矮人的形象,不断加入地方文化元素,余庆的矮人舞因此受到不少“土司文化”的影响。余庆矮人舞注入了民间的思想情感,使矮人舞具有了更深的思想文化内涵。

    明万历时期,播州(现在的遵义地区)土司制度岌岌可危,政治上的混乱,经济上的困顿,使百姓生活穷困不堪。百姓思想无可寄托,内心的不满无可宣泄,用矮人舞中的“矮人”形象自喻老百姓,表达了在这一时期受到的压迫无法自拔。这也将黔北民间传说《三种人》的内容编进舞蹈之中,以宣泄心中的愤懑。这些传说为余庆矮人舞的发展提供文理俱惬的材料,为高矮人舞台表演戏剧性的发展提供了来源。

    在山间、田野表演的“矮人舞”,是乡民们劳作休息之余,衣服下移小腹,用泥土在肚子上画出五官,将劳动工具背篼或箩筐罩住头胸,用小竹穿袖当手,变成矮人,随镰刀、锄头等劳动工具敲击出有节奏的叮当声,通过腿、脚、臀、腰、腹部的运动,在田间土头随意舞蹈。矮人们一边舞蹈,一边唱道:“矮人子、矮人王,三尺土布做衣裳,脑壳有那箩篼大,身子打齐桶梁梁,别看我的个儿小,搭根板凳夺(捅)太阳……”。

    庭院、舞台表演的矮人舞,以2—4人扮高人,为“竹竿人”;以一人扮笑罗汉,为“扁担人”;以4—8人扮矮人,为“地下人”;同台进行表演。高人以两人叠骑,外面套以长袍,酷似一根竹竿。矮人上身裸体,用竹篾编的背篓或箩筐罩住人头部、肩部,裸腹部用墨炭或黄泥画人的面部五官,男女有别,酷似真人,腰两侧圈一软篾作人手臂,套以小人衣裤,观之若一小矮人。笑罗汉戴面罩。舞蹈时双脚随锣鼓节拍移动跳跃,扭腰摆胯,腹部、竹手随之而动,如手舞足蹈并有不同表情。舞蹈中有节拍、有唱词并穿插“小矮人”与“竹竿人”经“扁担人”说合,表达喜结良缘的情节。

    矮人舞唱腔多为《打闹歌》、《矮人王》,其旋律单调,极似民间山歌,但歌词却表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和幽默诙谐的民族特色及汉民族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民族风格。

    矮人舞的形象设计作为民间文化遗产,其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其舞蹈来自民间劳作,表演风趣、活泼,歌曲旋律幽默诙谐,生活气息浓厚。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余庆“矮人舞”没有专门的文字记录,只能由上一代的艺人言传身教。透过师傅们一招一式的不断传授和徒弟们反复练习。如今,传承人对传统文化与物质文化有了新的权衡和认识,他们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丢失了不少民间舞蹈的传统文化本质。“矮人舞”能不能吸引新一代传承人的目光,对今后的发展与传承起着非常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