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鸿图 > 第一百六十五章:密折奏事

第一百六十五章:密折奏事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大明鸿图 !

    看着徐光启的迟疑的神情,崇祯笑着眨了眨眼睛说道:“先之,接着吧。以后有什么事情除了直接在宫门求见之外,还可以将奏折密封于这个盒子之中,直接送到朕这里。”

    “啊。。。。。。这。。。。。。”徐光启惊愕的看着面前的皇帝,虽然一时之间想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给自己这个密奏的盒子,但是从中却可以感觉到皇帝对自己的信任。想到这里,徐光启抱着那只盒子跪倒在地说道:“是。老臣领旨,谢恩。”

    。。。。。。

    看着徐光启脸上带着欣喜和疑惑的施礼退出,崇祯不禁微微笑了笑。刚刚进京的徐光启并不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崇祯已经在大明开启了一个,在后世满清时期的极其重要政治制度—密折奏事。

    在崇祯后世的记忆之中,就有后世的专家专门讲过,这个起于清顺治时期,发展于清康熙,完善于清雍正,一直延续的清朝末年的密折制度。

    记得那个专家曾经讲过,这个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少的优点:首先,密折制度可以增加皇权的神秘感。比如,在清雍正时期,一名官员一天跟亲朋好友玩“叶子戏“也就是古代的扑克牌赌博。可没玩多久,牌突然丢了一张。等到第二天上朝时,皇帝问他昨天在家干什么了,那个官员就直说和亲朋玩叶子戏。皇帝听完,从袖子里拿出昨晚上丢失的那张牌,对他说,“拿回去把那一局接着玩儿完吧。“那个官员听完被惊得目瞪口呆。

    其次,密折制度可以使各级官员、尤其是同僚之间,相互监督互相提防。因为,朝中的官员谁都有可能有密折上奏的权利。所以,谁也不敢保证身边的同事同僚,会不会将自己私下做的事报给皇帝。如此一来,谁还有胆量背着皇帝做不臣之事

    还有,密折制度还可以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密折制度可以将皇帝亲信大臣所上的奏折区别于普通奏折。并且,密折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由奏折的书写人、通政使司、内阁、抄写人再到皇帝的这种即繁琐又容易泄密的流程。可以直接由书写人直送皇帝面前。而且,由于皇帝对密折的重视程度很高,一般都是要优先查看,真正实现了及时的下情上达。

    再有,就是实行密折制度等于广开言路。而且,因为密折奏事的权利只有得到皇上宠信的人才能享有。这在无形之中,也让密奏之权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朝中的大臣们为了获取这种权利,往往会更加献媚于上,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君权。

    当然,密折制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也存在不少消极的作用。其一,由于密折的存在,让所有的大臣都变得人人自危,固步自封。在为官制政的过程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切都以已有成文或是皇命为准。从而扼杀了官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扼杀新生事物的成长。造成了无人敢勇于任事,朝堂渐渐会变成一潭死水。

    其二,由于密折言事,除了皇帝和上奏之人外,折子中的内容无人能知。某人即使被诬陷了也无处申诉,如果皇帝宠信的臣子立身不正,极易造成持宠而娇,利用皇帝的信任打击异己,破坏正常的行政程序,扰乱朝政的情况。

    虽然崇祯一直认为满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保守最死气沉沉的朝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能用极少数本族人口统治百倍千倍人口,偌大疆土的满清,在维护封建统治,维护皇权的能力上,绝对是冠绝中国整个封建历史的。

    此时的大明内忧外患,如果能借用这些手段稳固手中的权利,从而将大明和自己这个皇帝拉出那个必死的结局,崇祯还是非常愿意的。当然,崇祯也知道无论是军机处还是这个密折制度,在强化皇权的同时也压制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如果长久以往,国家与民族终究难逃被奴役的命运。所以,在崇祯将这些制度拿出来之前,就一直在不断的提醒自己,这只是一时之选不可以长久使用。

    早在徐光启进京之前,崇祯便开始启用了这个密折制度。但是,直到今天,也不过才仅仅发出了六只密奏盒子。

    第一个密奏之权,崇祯给了现在掌管着锦衣卫事的孙祖寿。在这段时间的观察之下,崇祯已经确认,历史记载的没错,孙祖寿不仅忠心耿耿,并且还有着在明末罕见的一种品质--清廉。再加之锦衣卫的重要性,所以,孙祖寿第一个获得这个权利。

    在孙祖寿之后,崇祯又将三只密奏盒子交给勇卫营的三个将领: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勇卫营不仅是当前崇祯手中最重要的力量,同时也是以后建立新式军队的榜样和种子。所以,这支军队崇祯无论如何都要牢牢的抓在手中。在明着交给那三名将领密奏之权的同时,崇祯还暗地里将第四只密奏盒子交给了勇卫营中锦衣卫军法官郎严。

    除了上述五只盒子之外,徐光启得到的是第六只,也是文官重臣中的第一只。

    要说起来,在崇祯登基这半年的时间之中,能得到他信任的大臣还应该有军机处的袁可立以及督师辽东的孙承宗。崇祯也曾经想将这个密奏之权交给他们。不过,让崇祯没有想到是,袁可立和孙承宗都婉拒了这个权利。孙承宗的理由是不想以阴私之举媚主。且身为大臣,言国事,无事不可光明正大。

    而袁可立则一眼就看出这密奏之权的利害之处。他虽然觉得在大明当前的情形下,行这种阴私权谋之术不无不可,可是他自己却不想要这种名声。

    除了上述的几个人之外,朝中的那些大臣,不是还得不到崇祯的信任,比如首辅黄立极等。就是人品让崇祯不放心,比如吏部尚书周应秋,都察院副都御使杨所修。佥都御史杨维垣。

    而今天之所以将密奏之权授予徐光启,一是崇祯知道徐光启的人品学识都不错,二也是因为徐光启在崇祯之后的计划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