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晋坞 !
虽说张华留下的典籍尚在由葛洪整理,但桓景已经首先将印刷术相关的典籍,尽数搬回府上细细研究。
原因很简单,与稼穑之学、军械之学不同,印刷术是少有的能够迅速扩散知识的技术。而桓景对军队还有百姓的教育,刚好遇到了瓶颈。
从前在谯城,桓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亲自上阵,才保证当时新军核心的两千余人识文断字。虽然不说能学贯古今,但在拿着孙子兵法、论语等常见典籍当做识字课本之后,多少受到了一些熏陶。其中好学者如王仲坚,则迅速成长为新军中的骨干。
当然,全体将士都能理解自己的命令,这也是新军老营战斗力的保证之一。
可后来自从将石勒赶出豫州之后,手下军队急剧扩张,桓景只好让老兵做新兵的老师,这样效果就大打折扣。这一批士兵就不太能理解命令背后的逻辑,但还能看懂基本的命令,这样基本的纪律还是能有所保证。
眼下从谯城迁往司州,又涌入了大量流民,还兼并了李矩的荥阳军队,人一下多了起来。而且司州一片荒地,一切皆为草创,桓景不只需要关注军队,还需要和庶民打交道,这就使得教育变成一个愈发迫切的问题。
而一般民众可不觉得识文断字有什么用处:难不成认的字多了,还能翻身做士族老爷不成?所以即使桓景在洛阳刚一落脚,就力推识字教育,但收效并不显着。
先得让百姓知道识字的用处,他们才能开始主动识字。印刷术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如果从前高不可攀的道理,能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么他们自然会开始懂得识字的好处。桓景决定先将所有官文都用印刷术散发到全景各地,并且成为一种惯例。这样识字者若能率先读懂官文,就会更早获得官府的信心,这自然会惹来其他人的羡慕和效法。
只是这印刷需要怎么开始呢?
印刷术有两种选择:雕版和活字。
雕版印刷术,大约起自隋唐时期,一开始主要用来印刷佛经。本质上就是将原稿雕刻一整块大木板或者铜板上,然后刷上墨。至于活字印刷,则是将字符铸成字方,排列之后才制成模板进行印刷。
与后世许多人印象不同,后世耳熟能详的活字印刷看似方便灵活,但自从在宋朝被发明之后,并没有迅速流传开来,只是被小范围应用。
原因并不难理解,中文是一门字符集特别大的语言,那么就需要铸造非常多各式各样不同类型的字模。这么一来,在印刷数量不大,种类不多的情况下,比如只是印刷佛经或其他典籍,那么雕版印刷反而会更便宜许多。
但桓景显然意不在此:将来自己官府中所有公文,都将成为印刷品,散发到治下各地。在这种情况下,为每一份公文重新刻印一份雕版,光从时间上考虑,都会极大影响效率。唯有选择活字一途。
在确定技术路线之后,桓景亲自筛选张华留下的典籍,欣喜地看到,张华果然曾经也尝试过研发活字印刷,还留下了不少资料,各种材料选择、参数一应俱全。只是这么按图索骥能否生效,还需要实验来验证。
桓景自己先前偶然派匠人按后世的想法试制了几方活字,最后却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成品。其中除了工匠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远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首先选择字模材料就是一个大难题。
最好的材料当然是金属,比如铜或者铅,不光是因为他们较为坚固耐用。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材料不会吸收墨汁,而会让墨汁因为表面张力在字模上摊开,便于浸染在纸张上。
但这种方案对于当时困守谯城一地的桓景显然太贵,所以当初桓景选择了后世毕昇所用的胶泥来作为原材料,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大坑。
或许是因为产地的原因,谯城附近的胶泥并不耐用,经过几次热胀冷缩之后就全部开裂了。而当初正值石勒入侵,他也不得不草草结束了实验。
现在又一次制作字模,他只老老实实按照张华的记载,选用昂贵的金属字模。按张华的记载,其中最佳者,当为铅字模。但洛阳附近并无现成的铅矿,桓景选择用铜代替。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桓景拿出本钱,取出不少储备的铜锅,甚至成色不好的铜钱,重新铸成各色字号的铜字模。如此制出的金属字模自然不可能开裂。
在有了字模后,纸张的选择又成了一项大问题。
在这个时代,纸张虽然已经发明多时,但传信也好,典籍也罢,用得较多的还是传统的载体:高档一些的文献用缣帛,而不那么重要的文献干脆记载竹简上。纸张也有应用,但大多是用来传递较不重要的即时信息,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用麻头造的蔡伦纸,其纸张质量较差,而且容易朽坏生虫。用作一时告示还可以,却经不起长期存放。
幸亏对于这一难关,张华也早就在留下的典籍中记好了:“造纸,以青檀、桑皮为佳,韧而不破,毋忧蛀蚀。”
青檀这种东西,桓景一开始不知道,但一问旁人,凡是从谯郡迁来的老兵都熟悉得很。原来谯郡东边的宣城、琅琊二地,这种植物极多,可惜洛阳附近倒是寻不着。
等等,宣城郡?桓景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难不成是宣纸的宣?但想来宣纸也是几百年后方才出名,他就没有过多过问。
既然找不到青檀,那么就只能用桑皮了。附近荒田之中,有不少废弃无主的桑树林,正好可以剥下其树皮来造纸。
桓景先命人取来大量桑树皮,捣碎成纸浆。随后按照张华记录下的工艺,不过一日暴晒之后,就获得了几百张平整的纸张——于是印刷的载体,也终于不成问题。
那么最后只剩下一个问题,怎么把字印到纸张上去?
这看似是个蠢问题,但汉语不同于拼音文字,几万个字符,光是要一一查找就极为困难,所以必须将字模分组。桓景选择按笔划多少分组,然后再将活字字模都放置在一个转盘上,供排字人员随查随用,也算解决了这一问题。
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被攻克,桓景终于等到了整个流程运转起来的那一天。
这天清晨,洛阳百姓清早起床,待刚一出门,就看到满街满巷张贴的告示。
一般而言,官府都是有紧急的大事,才在全城张贴告示。
这些告示在城中引起一阵恐慌,难道是刘聪又来入侵了。于是城中不识字的军民赶紧请来寒士帮忙细细读来,却是来自桓景的一封信。信中只是简单地说,从今日起,官府会将近日大事与政令每日张贴于全境各处。
“这字体也太死板了。”一个寒士应周围百姓要求读完,忍不住奚落一番。
“可是这誊抄速度也太快了吧,全城这么多张,全是一样字体,这是何等手速?”一个路过的行商看出了关键。
“说不定是累积了数日才誊抄完的。明日说不定就是另一个人,另一副字体了。”寒士看着眼前这个白丁,优越感油然而生:“可惜了这么多人力和纸张,用来誊抄这些废话,劳民伤财啊!”
待到第二日,百姓出城一看,又是满街满巷的告示,用着还是同样的字体,好似毫不费力气。
第三日、第四日,亦复如是。
而且不单洛阳一地,荥阳、颍川、襄城也同时开始散发这样的告示。每日清晨只要洛阳来的马车一到,当地的百姓就知道,有洛阳的消息传过来了,争相跑去看新鲜,甚至帮助新军在城中张贴告示。
于是四境之中,开始谣传桓景府上有仙人,有三头六臂,才能誊抄这么多告示。又有精于算计的行商粗略估算了一番,这样的仙人至少要二十只手,每日不吃不喝才能完成这等壮举。
无论如何,司州的百姓开始渐渐习惯了每天都能看到官文的日子,官文每日不光能带来准确的消息,有时还会附加一些农事相关的知识,这让农民大为受用。
于是四近粗通文墨的寒士每日都被百姓缠着解读官文,而新军士兵更是不得了,据说人人都是识字的先生。同时,百姓有好学者,甚至已经开始偷偷自学了,只是一开始未免闹出将四写作“亖”的笑话。
卞壸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不禁感到忧心忡忡,于是劝谏桓景:
“桓刺史,先前新军识文断字自是好事,行军打仗还是要明晓大义为上。但对于一般百姓,这么轻率地发布政令,未免会让人凭空议论政事,导致谣诼四起。唯君图之。”
桓景知道,这是卞壸作为士人开始感到危机了,于是笑言安抚:
“百姓亦需明晓大义,方才能听从调遣。何况眼下除了掌握张华秘术的我们,还没有人能够如此迅捷地发布通告,谣诼还未及散布,就会被我们掐断于根源。”
“可是,圣人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能让百姓知道太多啊……”卞壸赶紧引用论语。
“卞长史,家学所传论语,是这么断句的。”桓景自己当然没有什么家学,但桓家先祖的儒学背景还是颇具震慑力的,自然被他拿来拉大旗作虎皮: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百姓明晓大义,听从调遣,就让他们自由行事;百姓愚昧无知,不听从调遣,就要启发他们,让他们明理。
“我军初来司州,四方流民多不听调遣。只有启发他们,才能让他们明晓大义。”
桓景望向窗外围观告示的人群,心意已决,印刷术已经成功应用,下一步,就是教百姓识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