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糜汉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

第二百一十一章 班底雏形 突闻噩耗

作者:酱油拌历史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糜汉 !

    西城的太守府中,身为汉兴太守的糜旸正在处理着政务。

    自拿下西城之后,房陵城中的邓辅豪强势力,在糜旸的武威威慑下,马上就心甘情愿的对糜旸表示臣服。

    自此糜旸顺利取得了,整个汉兴郡的实际控制权。

    在成为名实相副的太守后,糜旸便开始着手在汉兴郡中进行一系列的施政。

    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人事安排。

    前汉时地方行政建制实行郡县两级制,郡国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今汉因为刺史的职权不断增加,所以地方行政体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国成为地方中层行政机构。

    汉兴郡在行政划分上属于益州管辖,而现今的益州牧乃是刘备。

    所以按照行政体制来说,糜旸在政务上要服从于刘备的指示,但在两汉,太守一职的权力非常大。

    当世,大部分太守均为二千石,而两千石乃是两汉的官员是否是***的重要标志。

    关于一郡太守的职权,《汉官》有详细介绍:首发

    「太守专郡,信理庶绩,劝农赈贫,决讼断辟,兴利除害,检察郡女干,举善黜恶,诛讨暴残。」

    《续汉书·百官五》又曰:「并举孝廉,郡口二十万举一人。」

    由于太守的权力之大,故前汉宣帝曾说过:

    「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得知,一郡太守几乎等于这个郡的土皇帝,几乎是无所不管,军政一把抓。

    在这样的情况下,糜旸在对于郡内官职的任免上,更是几乎可以做到一言而决。

    而在一郡的诸多官职中,有三个职务最为紧要,分别是都尉、主簿、功曹。

    秦代实行郡县制时已置郡尉,即两汉的都尉。

    「郡尉,秦官,掌左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更名都尉。」

    汉代都尉,基本上每郡均设,但在少数内地之郡偶尔也有不设都尉的,在边地或较大之郡偶尔也有设两三个都尉的。

    东汉建武六年时,刘秀罢郡国都尉,但后来由于军事所需,在边郡往往不定期地设都尉,奉行有事则置、无事则罢的原则。

    内地诸郡除三辅外,在东汉时一般很少再置都尉。

    汉代都尉一职的设置较为灵活。

    都尉隶属于郡太守,在一郡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守,其属下有丞、主簿、功曹、小史等。

    除了丞为六百石之官外,其馀属员均由都尉自行辟除任用。

    汉兴郡虽不是什么大郡,但因为与南阳郡接壤,所以汉兴郡在刘备势力中算是边郡。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惯例是要设置都尉的。

    都尉是两千石***,糜旸是没有权责任命的,但是糜旸却对汉兴郡的都尉人选有建议权。

    之前糜旸便运用了他的建议权,让丁奉成为了汉兴郡的都尉。

    至于汉兴郡中的郡兵暂时还未组建,所以丁奉目前除了协助邓艾统领本营三千兵马外,并没有其他兵权。

    但随着汉兴郡逐渐步入正轨,他这个都尉的重要性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当丁奉得知他被糜旸举荐成为汉兴郡都尉后,他对糜旸可谓是感激莫名。

    在追随糜旸之前,他只是一小小军司马。

    但在追随糜旸之后,得到糜旸信重的他,如今竟然成为秩比两千石的都尉,这对丁奉来说无疑是他以往不敢想象的事。

    要知道都尉不仅掌管着一郡的兵权,更重要的是,在糜旸

    这个太守不在郡中时,一旦郡中发生战事,那么丁奉按照惯例是可以直接接替糜旸,暂时统领一郡军政大权的。

    这种提拔与信重,令丁奉心中觉得之前他为糜旸卖命卖对了。

    但是糜旸面对丁奉的感激之情,却只是笑笑不在意。

    目前丁奉得到的一切,是他该得的。

    当日要不是丁奉浴血奋战,他不会这么快平定西城之乱。

    作为平定西城之乱的首功之臣,糜旸提拔丁奉担任都尉乃是理所应当。

    在解决了汉兴郡的都尉一职后,剩下的其他要职,都是糜旸可以自行任命的了。

    例如督邮一职,在汉代,督邮、功曹、主簿,均为一郡右职,秩级虽低却执掌重要。

    督邮直属太守,职在监督属县,分部设置。

    「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

    但实际上,汉代督邮的设置,根据郡之大小繁简多少不等,不尽为五部之分。

    例如在汉兴郡中,糜旸便只设立了一个督邮。

    督邮负责巡行所部,有权监督县令长、县丞尉以及县级各种员吏,有权逐捕桉问县令长,但不能擅杀而已。

    督邮除监督属县官吏之外,还负责惩处所属县内的地方豪强。

    中央有诏书涉及督邮属县,则由督邮到县执行。

    郡太守也可委托督邮办理各色各样其他事务,例如捕捉辖县人犯等等。

    可以说,督邮是太守在郡中的眼睛,对于这样一个要紧的职务,糜旸交给了丁封。

    丁封乃是降将,身为降将他要想在汉兴郡中站稳脚跟,只能依靠他。

    所以只要糜旸能通过某些事,证明丁奉兄弟乃是真心投效于他。

    那么从某种程度来说,丁氏兄弟对糜旸的忠诚度,可能还会在张嶷等人之上。

    而这样的身份,是极适合让丁封担任督邮一职的。

    同样的糜旸推荐丁奉担任都尉一职,亦是出于这层考量。

    都尉一职邓艾暂且不说,孟达与张嶷都很适合。

    但是孟达与张嶷都已经执掌一营兵马,若糜旸再将都尉一职交给他们,那么他们手中的职权就太重了。

    长久来说,这是对糜旸不利的。

    糜旸并非不信任张嶷或者孟达,但信任是情感,制衡是手段,两者缺一不可,才能保持稳定。

    不然像曹丕那般,他倒是很信任士族,但他偏偏没有制定制衡士族的手段。

    所以后面导致曹魏的大权为士族所夺,这便是前车之鉴。

    在任命丁封为督邮之后,糜旸便将吕乂正式任命为功曹。

    汉人视功曹,有如国家之丞相。

    王充曾将功曹比作雄虎:

    「变复之家,谓虎食人者,功曹为女干所致也。其意以为功曹众吏之率,虎亦诸禽之雄也。」

    又言:「功曹之官,相国是也。」

    功曹「主选署功劳」,一郡人事,几乎尽由功曹,故其实权颇重。

    与用人相关,功曹还可议论赏罚。功曹人选得当,可使「郡中女干吏皆自引去」。

    而所用功曹不当,则会刻薄下吏,蔽贤宠顽,有如虎之食人。

    因之王充曰:「功曹为女干,采渔于吏,故虎食人,以象其意。」

    由于功曹执掌重要,因此,太守有事,往往不是委政于郡丞,而是委政于功曹。

    郡丞只是名义上的政务二把手,其实一点实权都没有。

    在之前吕乂为糜旸筹集粮草之时,糜旸就对吕乂的行政能力颇为满意。

    故糜旸心目中的「相国」人选非吕乂莫

    属。

    太守作为一郡之土皇帝,协助他掌管一郡之政的各位僚属,分别都有着清晰的定位,并且与中央朝廷的官职相对应。

    例如都尉对应着太尉、督邮对应着御史大夫、功曹对应着丞相。

    虽然在具体上这几个职务之间还有着不少差别,但从主要的功能来说,是相差不远的。

    因为由于郡吏由太守征辟任命,所以郡吏对太守,其名分也相当于君臣,比如很多郡吏称太守为「府君」;

    很多郡中官吏,称自己的郡为「本朝」,这几乎把郡等同于一个独立的政府。

    目前糜旸看似在组建汉兴郡的行政班底,实际上是在组建他的私人班底。

    他现在的班底看似不大,人才亦不多。

    但以后随着他官职的水涨船高,直至拥有开府的权力了,他今日所组建的班底将会伴着他一步步成长,最后会发展成一个完备的,独立的幕府。

    甚至在将来,做到如历史上诸葛亮那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亦不是难事。

    只是在解决完都尉、督邮及功曹的任命之后,主簿一职却让糜旸有些犯难。

    主簿一职,为郡太守的行政事务性属官,即后世的办公室主任。

    在汉代,主簿一职不如功曹重要,但与其他吏员相比,主簿直接与太守打交道的时候多,郡中的一般事务都要经他处理。

    主簿的职责为「匡理政务,拾遗补阙」。

    天下大乱以来,主簿的地位渐尊,重要性渐渐与功曹一职平齐。

    主簿办公之处称为门下。

    若要比较的话,主簿就等于是中央朝廷的尚书令一职。

    对于这样既重要又亲密的职位,糜旸最后选择的是他的恩师法正之子法邈。

    在法正逝世后,法邈承法正之功劳,被刘备赐爵关内侯。

    历史上的法邈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但现在的法邈正在为法正守孝中。

    在原身的印象中,因为法正的关系,所以法邈与原身很是亲密。

    加上法邈出身名门,他的业务能力是不错的,他的确是最适合担任糜旸主簿的人选。

    糜旸之前就曾向刘备上书,希望刘备能夺情让法邈结束守孝,前来汉兴郡辅左他处理政务。

    上书早已送往成都,想来不日就会得到刘备的答复。

    依糜旸的设想,刘备是不会拒绝这个请求的。

    只是现在法邈未到,少了一个「尚书令」,很多政务都需要糜旸亲力亲为。

    自糜旸控制汉兴郡中以来,一方面他严惩郡中罪大恶极之官吏,一方面他开展的度田进展的很是顺利。

    当渐渐理清汉兴郡中的人口与田亩总数之后,糜旸便向全郡宣布将展开「授田。」

    授田之举前汉以来就屡有发生,多发生在太守清理完当地豪强之后。

    毕竟清理当地豪强后,无主之田就会多出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发展民生,授田一举便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当然汉代的授田,与后世的「分田」,在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

    但当这个消息公布出去后,汉兴郡中的政务又变得更加繁琐起来。

    从上个月开始,在汉兴郡的群山中就陆陆续续出来不少民众。

    这些民众原先都是汉兴郡中的住民,或者有些是从关中逃难来汉兴郡的。

    当初因为申氏兄弟在汉兴郡中的恶行,他们纷纷从汉兴郡中逃入山林中隐藏。

    只是虽然这些民众往日之中大多躲藏在山林之中,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并没有断绝。

    在得知申氏兄弟及一众申氏党羽已经伏法之后,又听闻新太守糜旸有「授田」的举动,所以他们陆续从山林中出来,希望得到糜旸这个汉兴太守的庇护。

    一个多月以来,从山林中逃出来的民众竟有数千家。

    为了安置这数千家民众,糜旸只能暂时召回那些开展「度田」的官吏,而这个举动无疑拖慢了糜旸的施政设想。

    但没办法,糜旸不可能坐视那数千家民众无家可依,无粮可食。

    况且数千家民众,至少是上万人口,这种战略资源正是糜旸最需要的。

    所以自入主西城的两个月来,糜旸便一直被繁杂的政务所纠缠。

    当然之所以会造成这一点,还因为之前糜旸处决的申氏党羽太多,导致汉兴郡中吏员少了太多,严重拖慢了太守府的行政效率。

    对这点糜旸并不后悔。

    就算会严重影响行政效率,但糜旸是无法容忍那些残害百姓的人,还能安然无事,领着朝廷俸禄堂而皇之办公的。

    效率慢点就慢点,残害百姓之人必须死!

    况且糜旸若因为顾虑而不处决那些罪大恶极之人,那些人无疑会有恃无恐,这样等于是在汉兴郡中埋下一颗颗定时炸弹。

    平时或许没事,但紧要关头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尽管效率变慢,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汉兴郡中的政务亦大多数上了正轨。

    想来最多不过半个月,就可以全部理清。

    糜旸伏在桉上正在不停审阅着,下属吏员上报的文书。

    就在这时一脸悲哀的吕乂,手中拿着一封情报来到了大堂之中。

    吕乂在来到大堂之中后,他的眼神中已经有着泪花,他对着糜旸一拜道:

    「府君,曹丕篡汉自立了!」

    吕乂悲伤的话语,将糜旸的思绪从繁杂的政务中拉出。

    他马上起身来到吕乂身前,拿过他手中的那封情报仔细看了起来。

    在看完后,糜旸的眼神中闪过冷厉之色。

    曹丕!

    随后糜旸对着堂中的亲卫命令道:

    「召孟达三校尉来见我!」

    免费阅读..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