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往生酒馆第二话,人间 > 第32章 汢之(11)

第32章 汢之(11)

作者:夏有乔木丶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往生酒馆第二话,人间 !

    姐姐对亲事不咸不淡,孟芋倒是不在意。

    之前那个也是一副情比金坚的模样,到最后不还是没了音讯。

    只安慰父亲,姻亲一事莫要循着“长辈之命”的想法,一定要多问问姐姐的意思。

    孟父点头:“自是她自己说了算的。”

    话毕又将母亲做的吃食,姐姐做的衣裳一股脑的塞进孟芋怀里,问了两句家常,便挥挥手离开了。

    夕阳下,孟父的背影看着倒比往日苍老了许多。

    可还好,孟芋长大了。日日刻苦并没有白费,在陈夫子津津教导之下,

    意料之中的县试头筹,

    陈夫子笑的见牙不见眼。

    紧接着便将孟芋唤倒身前,满脸严肃:

    “不过一个县试罢了,只筛了一点人,日后还有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个比一个难,遇到的人亦一个比一个厉害。莫要因此得意失形。”

    孟芋知道陈夫子在敲打自己,应的真挚。

    还听说,周培听说了自己撵出门去的人竟中了县试,只一句:“县试而已,又不是没中过。”

    是了,在周培漫长的夫子生涯里,手底下确实出过县试的头筹,得了个秀才的名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无波澜。

    而孟芋却一路披荆斩棘,自县试之后、府试、院试、乡试,都得了不错的名次。

    甚至在准备会试之时,已有许多私塾登门拜访,想要“挖人”。

    镇子上不是没出过乡试成绩上佳者,可这些人在乡试之后,纷纷离开了私塾,另寻高师,亦或是去了都城。

    无一留下。

    镇子上的夫子,能教的毕竟不如都城里那些夫子的多。

    且都城里的学堂,可是有能面见圣上的机会,若是入了圣上的眼,亦或是得了圣上一句夸赞都是了不得的事。

    哪怕见不到圣上,就在都城的学堂里参加论理,若是赢了,也会博个好名声。

    总归,机遇总比留在镇子上的多。

    孟芋婉拒了一波又一波,留在陈夫子门下继续老老实实的学习。

    登门之人甚至都寻到了孟家,都是一样的结果。

    孟父说,孟芋被人拒之门外的时候,只陈夫子一人收留了他,若不是陈夫子,断没有孟芋今日。

    那些人并不死心,又将门路寻到了孟芋之前的私塾,打听有没有孟芋之前的夫子能说的上话的。

    这一打听,那些个陈年旧事便被翻了出来。

    周培是如何苛责,如何泼脏水,如何压制,甚至孟芋的姐姐,当年也是聪颖,不过是看了几本诗词,便被周培硬冠上了“不守本分”的恶言。

    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意周培是什么了。

    孟芋就是个香饽饽,文采口才众人皆有见证,人品也是极好的。

    若是会试得中,那他所在的私塾必定是这十里八乡最荣耀的一个,若是殿试再得了名....

    啧.....

    怕不是这私塾都得跟着翻个新!

    于是,当年的真相便在众人的推动之下,渐渐浮出水面。

    先不说孟芋了,便是从前那些恨不得将手指头戳到孟芫脸上的婆子,无一不搓着手登门道歉,再暗戳戳的问上一句:“可有婚配?”

    姐弟俩的亲事,炙手可热,可都被孟家父母一句:孩子自己做主。

    给轻飘飘的推出去了。

    孟家的生意日益红火,已经盘下了不小的门面,招了好些个学徒木工。

    孟芫也早早接下了母亲掌家的本事,将店里诸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些,那个香料店的夫妻二人,是看在眼里的。

    只恨不得悔青了肠子去。

    香料店老板家的儿子,不知为何,科考之路止步在了乡试,再无长进。

    眼下不过年复一年的读书罢了。

    听说,那香料店的儿子还特地寻了过来,想要寻孟芫解释清楚。

    可佳人正风华,少年再不复当年意气风发。

    也不知说了什么,少年走时,垂着脑袋,满脸的灰败。

    孟父在去看孟芋时,将此事说了,大咧咧的笑:

    “我姑娘愣是一点表情的都没有,可见是早早的放下了。”

    孟芋摇头:

    “不见得。”

    孟父不解,可孟芋再也不肯多说了。

    会试将近,登门之人不减。

    陈夫子从没问过孟芋有没有要更换私塾的想法,

    孟芋也不曾提起。

    师生二人还是一如既往的一个骂人、一个挨骂。

    会试时,是陈夫子陪着去的。

    一路无言,

    只临近考场之时,陈夫子拍了拍孟芋的肩膀:

    “好好考。”

    孟芋知道,其实陈夫子与自己一般紧张。

    而他也不负众望的,得了好名次。

    再到后来,殿试得中探花之名。

    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学籍不在都城,却进了殿试三甲之人。

    私塾门口的鞭炮,整整燃了三日。

    连带着门口的牌匾,都换成了烫金。

    陈夫子的胡子,笑的翘上了天。

    而孟家,更是广开流水宴,庆祝儿子一举得中。

    听说,周培被卸了私塾掌事之职,过得不太舒坦,

    不过,已经没有人在意了。

    孟芋去到私塾里,当着一众夫子学生的面,郑重的对着陈夫子拜了三拜,将探花赏赐里最贵重的一套笔墨纸砚,转赠恩师。

    陈夫子的眼睛红了又红。

    后来,孟芋到户部任职,待站稳了脚跟,便将孟家全部接到了都城。

    那时,孟芫早已过了说亲的年纪,成了“老姑娘”,可因为有个探花弟弟,无一人敢编排。

    孟父孟母原本不愿意去都城,奈何拗不过儿子坚持,只好举家搬走。

    只收拾行李时那压都压不下的嘴角,带着雀跃和欣喜。

    孟芋是个细心的,在都城盘下了宅子,虽然不大,但胜在住的舒心,在孟家人眼里,没有什么比一家人齐聚安康更重要的事。

    再后来,孟芋一路高升,官做的越来越大。

    在一次家中设宴时,有个年中得志,一直被耽误姻亲的同僚,对孟芫一见钟情。

    许是少年时的情窦开的晚了些,那同僚追求攻势甚猛,犹如一只初次开屏 孔雀一般,恨不得就长在了孟家的门槛外面。

    磨了许久,又在孟芋再三考验之下,孟芫才堪堪红着脸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