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重生东汉末年 !
无论是袁绍倾尽朝野之力劝阻天子修筑南宫,还是曹操拖字诀的权宜之计,都不是根本上解决目前朝中困境的好办法。然而,除此之外,尚有什么好主意,可以既不伤民,又能解决问题呢?众人包括杨赐,无不陷入沉思。
郭斌虽有计策,却不敢贸然拿出来,因为自从黄巾之乱开始后在朝中的一番沉浮,使得他认识到全力救助病入膏肓的大汉王朝未必真的是对的。他这个计策诚然能够解决目前南宫被烧、重修云台的财政困难,可万一真的解决之后,天子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不顾百姓生死怎么办?
到底是努力救助大汉王朝,让其保着四百年的国运继续苟延残喘,还是在一旁看着她加速灭亡,长痛不如短痛?郭斌难以抉择。
可是看着满脸希冀的众人,看着便是到了行将就木的年纪,依然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的杨赐,郭斌似乎开始理解这个时代士大夫们之所以努力保全汉王朝的真正原因了。
因为,汉朝不同于后来的宋元明清,她是一个豪族社会。顾名思义,所谓豪族社会,指的是社会由大大小小无数的豪族构成,这与其庄园经济的经济形态是相互关联的。那么,这些豪族地主都是哪里来的呢?
《后汉书·酷吏传》中记载:“汉承战国余烈,多豪猾之民,其并兼者则陵横邦邑,杰健者则雄张闾里。”
所谓“承战国余烈”,便说得很清楚了。秦汉时期豪族地主的来源,主要有原六国贵族的后裔和地方上的大姓。六国贵族的后裔,虽然在国亡后失去了贵族的身份,在地方上却仍然保持很大的势力,因而成为豪族。地方上的大姓,也是依靠传统的优势,成为控制地方的势力。
这种地方豪族实力强横的社会形态,使得两汉朝廷有了来自民间的强有力的制衡力量,而不敢过分为非作歹。东汉时期的外戚专权,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经济社会形态的产物,毕竟,所有外戚其本身便是雄踞地方的豪族。
东汉王朝的建立,极大程度上获得了地方豪族的支持。然而,当才明勇略、同符高祖的光武帝刘秀,想要“度田”的时候,却受到豪门大族的抵制。所谓度田,就是丈量土地,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度田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租税和赋役的收入。同时也核查豪强地主的土地人口,以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而这个在法理上看来应分应当的政策,因为触犯了豪强地主的利益,而引起了他们的反弹,引发了许多郡国大姓及兵长的叛乱,最终度田制度不得不草草收场。
所以说,这个天下并非郭斌当初想当然的真的是刘汉的天下,而是天下豪族地主的天下。汉朝宗室,只不过是豪强地主中极为强横的一支罢了。因此,所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制度上,虽然宋朝确是最典型的朝代,而在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背后,还是地方豪强力量强大的汉朝更加符合。
大汉朝廷掌握国家赋税,而大汉朝的豪门地主则掌握天下的山泽、平原、草原,这些大大小小的豪族,才是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
故此,郭斌猛然间意识到,他所看到的士大夫们如此以天下为己任,其实是建立在这样深层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之上的。士大夫们背后的家族,便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在平民老百姓眼中高高在上,连抬头看一眼都嫌不够恭敬的天子,在豪门大族眼中只是合作者,是盟友罢了。
就像现在站在郭斌面前的杨赐,他看着刘宏从十一岁的少年一步步长大,看着他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当初瑟瑟不安的幼年皇帝成长为如今御宇十七载、独断专行、经验丰富的成熟天子,这个亲自扶着刘宏的胳膊,教他如何理政、如何统领大臣,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少年成长为掌握亿兆生民的天子的老者,真的会发自内心地对刘宏产生高山仰止,神秘莫测的膜拜之情吗?这是骗鬼呢!
人只会对神秘而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产生恐惧、敬畏之情,诸如鬼神,诸如星空,诸如外星人,诸如海底的巨型生物等。
而那些与天子日日相见的重臣,虽然谨守着君臣的礼仪,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却只有自己才最清楚。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与“近之则不逊”是一个道理的。
直到现在,郭斌方突然意识到:他所一直难以理解的,为何此时的士大夫真的是可以不计自身得失,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状况,其实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因为他们便是这个国家实际上的主人翁;另外,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的教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就是因为这两点,才形成了这种让后世看不太懂的社会状况。
他们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只是天下人,更是为的自己的家族。在这个家族至上的时代,为了保全家族,为了整个家族的飞黄腾达、荣华富贵,牺牲一个乃至几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是值得的。至少,在他们看来,确实如此。
郭斌没有这种观念,可他也实在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天下的百姓在遭受了旱灾和黄巾之乱波及之后,再受到一层剥削和欺压。因为天子便是以搜刮天下豪族财富为目标,最终的承担者永远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罢了。
听了杨赐询问,郭斌果然还是没法硬起心肠,不闻不问。叹了口气,方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众人。只听得房中众人拍案叫绝,杨赐更是听得吹胡子瞪眼,直夸郭斌:“潜阳,真乃国士也!”
经过今日的会面,杨赐对郭斌很是另眼相看,此后常常招郭斌过府。而让郭斌没想到的是,当日一直跟在杨赐身后,四十许间的中年男子,竟然便是杨赐的长子杨彪。郭斌从此与弘农杨氏成为通家之好,这都是后话了。
而就在郭斌与杨赐初次会面的当日夜里,洛阳城中的阳翟会馆便开始躁动起来。这个阳翟会馆,是阳翟县中各大豪族联合出资兴建的,用作京中的耳目。无论在什么朝代,政策动向始终是生意人关注的焦点。会馆中,各族派来的负责人,纷纷将郭斌的指示写信给家主,有的人怕信中说不明白,更是连夜启程,骑着快马往阳翟县送信去了。
与此同时,远在阳翟的赵云也收到了郭斌的飞鸽传书。阳翟县的飞鸽传书业务正在不断扩大,目前洛阳至阳翟段的快速通信,已然通过途中秘密兴建的几个信鸽基地实现了。当然,现阶段的飞鸽传书还属于阳翟最高层的绝密信息。关于这一可以改变战争节奏和模式的战争利器的保密工作,郭斌手下的高层谋士们已然达成了共识。
自从收到郭斌的飞鸽传书,赵云便迅速召集徐庶、荀彧、司马徽等人进行商议,并决定形成以荀彧为核心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落实此事。此后,荀彧带领伏龙山庄学堂中的优秀子弟组成团队,迅速召集颍川境内的豪门大族,与阳翟的豪族一同就郭斌的指示展开讨论,并在会上迅速达成共识。
不提荀彧众人在阳翟县的一番布置和努力,单说京中的动态。
在得到阳翟县飞鸽传书后的次日,郭斌就重建南宫一事的奏折便被送到了天子的案上。
如今的天子刘宏,正在经历着其自登基以来最大的危机。这十几年皇帝做下来,从没有像如今这样狼狈过。
首先,光和六年,天下大旱,中原重地赤地千里,许多人颗粒无收,沦为流民。这样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毫无疑问是对天子的警示,是天子的所作所为不合天道啊。此时,刘宏身上的压力,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次年,也就是中平元年,太平道趁着天下大旱,流民孽生的机会,揭竿而起,想效法陈胜吴广的故事,背反朝廷。那可真是让人胆战心惊的几个月啊,何进虽然提前洞悉了太平道的阴谋,却哪里能料到太平道已然准备多年?当时天下各处州县,求援的奏折雪片般飞到京师,州县沦陷的噩耗也一次次蹂躏着刘宏脆弱的内心。
后来,朝廷派出南北两路大军剿灭黄巾贼寇,哪知朱儁初战失利,官军锐气大挫,南路五万官军被困长社小城,危在旦夕。而北路的卢植所部,虽然捷报频传,却都是小打小闹,天下间竟没有一场可以提振军心士气的大胜!
还是郭潜阳,先是千里驰援,剿灭了保卫阳翟城的三万黄巾贼精锐,又在长社城外以少胜多,将黄巾贼寇的南路军主力玩弄于股掌之上,最后一举击溃。折磨了天子刘宏一个多月的黄巾之乱,似乎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
更值得高兴的是,这个郭潜阳非但将黄巾贼寇剿灭,还提出了将黄巾降卒逐出中原,迁往塞外的建议。这样非但彻底使得黄巾贼寇失去了叛乱的兵员基础,更使得朝廷不费一文钱,便凭空得到了三座塞外大城的赋税收益。
然而,就在黄巾之乱平定,一切刚要开始好转的关键时刻,南宫竟然遭到祝融之灾,其象征意义之大,固然不需赘言,要重新修建南宫,其中所需要的开销,虽然不是特别巨大,可在这么个节骨眼上,却着实让刘宏头痛不已。
非但如此,现在满朝文武都反对重新修建南宫,一个个就像是亘古未有的忠臣良将一般,誓死反对,有那个劲头儿,当初怎么不去打黄巾贼寇?
然而,当刘宏看到郭斌奏折后,双目逐渐发亮,待逐字逐句地读完,刘宏已然是心怀大畅。
他拿着郭斌的奏折,兴奋地绕着御案转了好几圈,边走边对侍立在一旁的张让道:“真不愧是朕一手提拔的忠臣,这个郭潜阳总能在危急时刻为朕分忧!好!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