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李承训 > 第371章 五年

第371章 五年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大唐李承训 !

    李承训登基为帝,改元兴霸。

    整个大唐在政务院为首的清明治理下,越来越繁荣昌盛了起来。在李承训与杜如晦交谈之后,下令天下高调择后,为大唐皇室,为文武百官给了一个交代。

    兴霸元年,正月。

    大唐帝国的主人,李承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适时的邀请四周各国前往长安进行参加婚礼。这一次的婚礼十分的与众不同,在婚礼进行时,李承训以大唐皇帝的名义检阅了军队。

    对于周边势力进行一次威慑,这便是李承训在大婚之日进行党卫军与国防军检阅的最大原因。根据文武百官的意见,无论是裴矩还是百里挑一等人都不愿意此刻开启战端。

    为了给大唐赢来一个充分的时间,用来发展经济,农业等。李承训不惜在自己结婚当天进行阅兵震慑,可谓是用心良苦。

    时光匆匆而过,已经过去了五年时间。从兴霸元年开始,到如今已经是兴霸五年了,大唐帝国这五年之内终于从战争在阴影里面走了出来。政令畅通无阻,在李承训与其他人的双重努力下,中南半岛渐渐的归化于大唐的统治之下。

    如今大唐经过了五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在获得粮食的连年大丰收,大唐帝国的财政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虽然还没有大业五六年那时候的大隋帝国强盛富强,但是这个时候的大唐帝国也不是别的势力轻易敢招惹的。

    李承训的军事政治制度改革,可不是闹着玩的。超越大唐千年的优越制度带给大唐帝国更加集权的统治,而且他的执掌者可以看透未来。这样的大唐无疑如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太极宫。

    一如五年前一样,这里属于李承训,也只能属于他。李承训看着在座的几位臣下,眸子里闪烁着夺目的精光,这一刻李承训的想法没有人知道。

    今天他们之所以聚集在太极宫而不是承乾殿,乃是今天商量的事情太过于重大了。李承训的长子已经三岁了,在兴霸三年末。小家伙就降临在了这个人世间。

    皇子的降临使得整个大唐朝廷一阵兴奋,李承训能够明确的感受到大唐帝国比了之前多了一丝生机与凝聚力。这便是嫡长子的强大影响力,今日裴矩,杜如晦。百里挑一等大唐重臣,聚集在太极宫就是因为皇长子。

    兴霸三年末,皇长子降世,李承训起名尊。就是代表了李承训对于这个小家伙的厚望,尊者。至尊也。

    九五至尊者,帝皇也!

    这便是李承训对于皇长子的期待,也许如同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对于长子有着莫名其妙的疼爱。李尊是自己的皇长子,李承训自然也是一样,他期望李尊能够成才,能够从他的手里安全的接过大唐帝国的最高权柄。

    “陛下,太子乃国之储君国家长治久安之本。强秦因始皇未立太子而速亡,臣还请陛下早立太子以稳固人心。”就在李承训游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时候,裴矩与杜如晦。百里挑一对视一眼对着李承训道。

    早立太子,这是目前朝堂之上最主流的声音。李承训已经听到了不止一次,以前之所以置之不理那是因为李尊还小,而且楚霸王的子嗣也不过李尊一个人。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李承训的孩子团越发的壮大了。

    这个时候为了对太子的保护,以及限制其他诸子的实力,李承训就有必要对他们分开教育。所以立太子再也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李承训的眸子闪了闪,看着裴矩道:“老师这个道理,朕也是明白。只是如今皇长子不过三岁,性格才学如何都尚未清楚,此时立尊儿为太子有没有太匆忙了?”

    这是李承训为之迟疑的事情,对于立太子事情一定要慎之有慎。纵观华夏五千年。过早立太子,最终导致父子相残的几率大大的增加。强汉之时,汉武帝刘彻在三十而立之年才得到了一个儿子刘据。

    再加上当时卫霍两家赫赫有名的战功,以及势力,刘据便成了大汉帝国最佳的继承者。可是就因为后来的巫蛊之祸之后彻底的废了刘据,李承训相信汉武帝之所以要废了刘据。绝对不是仅仅因为巫蛊之祸。而是因为太子刘据身边聚集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了。

    汉武帝到一生强硬无比,自然是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利分享出去。故而利用巫蛊之祸的名义废掉了太子,而且李承训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今他才十八,在另一个世界这个时候的他才成年。正是时光大好,风华正茂之时。

    特别是自己与李尊两者之间的差距只有仅仅的只有十五岁。如果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基本上就会与李尊会死亡年龄,基本上到一个水平线上。

    也就说如果自己死去的那个时候,李尊也正到了老年,根本就无法从李承训的手里接过大唐帝国的最高权柄。这也是李承训迟疑的最根本事情,李承训就知道在辫子王朝的康熙大帝,就是立了三十年的的太子。

    三十年小心翼翼,却换来了最后的被废。李承训并不想走上康熙的老路,所以他在这件事上有些迟疑。故而在听到杜如晦等人的倾述,李承训立马便是朝着杜如晦等人询问道。

    “陛下,侧立太子之事,刻不容缓。”杜如晦看着李承训,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对于太子殿下的教育,也是时候跟上。”杜如晦的说的十分的巧妙,他将这一切都是总结到了帮助太子的事情,让自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嗯!”

    闻言点了点头,李承训眸子闪烁了一下,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克明的意思是早立太子,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立太子不是李承训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大唐,文武百官,共同关注的大事。

    “臣等附议!”

    早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大家的意见都达成了统一。看到群臣都达到了统一意见,李承训嘴角一动道:“既然诸位爱卿一致认为朕应该立太子以稳定天下。那么朕决定立皇长子尊为太子,由百里拟旨,布告天下!”

    “陛下英明!”

    ……

    事情随了他们的心,自然又是一阵歌功颂德的马屁声传来,自从李承训就任大唐帝国的皇帝以来,这种马屁声充斥与李承训的生活,从无间断。

    立太子是一件大事,没有决定下来之前,李承训有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绪。但是一旦决定下来了之后,反而让李承训为之一轻松。太子乃是国之大事,更加重要的是李承训心里清楚皇帝与太子之间年龄相差太小的悲剧。

    李承训作为后世来者,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自然是把有些事情看开了。与此同时也尽力而为的避免有些不该发生的事情,脑海里闪烁过些许念头,李承训微微的笑了笑。

    看着一脸欣喜的文武百官,李承训的眼睛立马眯了起来。顿了顿之后朝着群臣道:“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大唐帝国的半君,其不可不慎重。然而太子今年不足三岁,其成长无良师不可。朕决定以李靖、蒙辰、杜如晦为其军事启蒙老师,百里挑一,岑文本,房玄龄等为其政治老师,以保证太子的成长!”

    按照李承训的意思,本来不想如此早的立太子。他打算等皇子们都成年之后,在择其优者为太子,只有这样他的大唐才能延续千年。

    但是文武百官,群臣的意向十分的明确,这让李承训有一点进退不得。没有办法之下,只有先行册立太子。

    “臣等遵旨!”

    作为太子之师,虽然会在后期得到想象不到的收获,但是一切的前提都是太子能够继承皇位为君。恰恰这一点正是让人们忐忑不安的所在,自隋以来,太子都没有登上皇位的机会。

    隋太子杨勇!

    唐太子李建成!

    这都是明显之极的例子,百里挑一等人又怎么可能看不见。再说了,最重要的一点是,李承训太年轻了。如今也不过是二十岁,正是弱冠之年,就连一个男人最黄金的岁月都没有来临。

    李承训最少还能在帝位上待三四十年,就算一切都顺风顺水,李尊也能继承皇位。仔细一算那个时候的李尊已经四十三了,垂垂老矣。

    虽然册立太子是他们提出来的,但是百里挑一等人并不想教导太子。哪怕这是一个无上的殊荣,高坐在龙椅上的李承训对于下面诸位文武的心思能够理解。但是这又如何,李承训说什么也不会改变他的心意。

    哪怕待太子年长之后,自己会让其进入皇家军校与皇家大学进修,但是这并不妨碍将朝中的文武绑定在李尊的这艘战船上。防止有些人心思不纯,专门挑起李尊兄弟们的纷争,祸起萧墙。

    当太子的权势强大到可以让任何皇子仰视,他们之间的纷争就不会存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