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再世种田之农家大亨 > 第二章

第二章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再世种田之农家大亨 !

    王嘉诚盯着自己的手,不知该做何感想。

    这明显不是他的身体。

    这双手更加年轻。

    尽管指头缝里粘着黄泥,指甲缝里全是黑垢,手背还挂几个浅浅的小伤口,但是皮肤光泽红润,是属于生机勃勃的少年人的年轻的手。

    王嘉诚心生疑惑,这是谁的身体?

    他记得自己已经死去。现在,他似乎又重获新生。比起操心为什么自己会死而复生这种事情,眼下他更觉得侥幸,不是谁都有再活一次的机会,但他现在是变成了谁?这里又是哪里?

    他往自己身上打量了两眼。

    他现在穿的是手工缝制的白土布小褂,肩上打着两块灰色补丁。灰色的粗布长裤,也是手工缝制,针脚细细密密,就是又肥又大,裤腰得用草绳绑在细腰上。

    脚上套着43码的绿解放鞋,缀了几个破洞,好在天气热,他也就忍了,只是这鞋又偏偏大了两码,让他在屋里走着都是踢嗒踢嗒。

    这孩子大概连自己的鞋也没一双,穿的是别人丢的旧物。

    跟他一身苦寒衣着相呼应的是这间农家堂屋。里外两间,门槛破旧,黄泥刷墙,除了屋角的几把破旧农具,称得上家具的只有大炕床上的小木方桌和一口大箱子。这两样都是油漆大半脱落,但露出的木桌面却擦得光亮,看得出主人的爱惜。

    没有衣柜,炕脚这口大箱子应该就是收衣物的地方,上面摆着几个包袱,打得整整齐齐。

    王嘉诚来回走动着,试图找个镜子来照照,想知道现在的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可惜这家的贫穷超乎他的预想,屋子里没有镜子。

    总体来说,这就是这间屋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农家常见的土坯房,家具破旧,生活简陋。

    然而屋子给他的感觉很是奇怪——陌生,但却透着一股子亲切。

    屋子中间贴着一张旧年画,看看时间,正是一九八六年。

    他扭头望向屋外,梧桐繁盛,蝉鸣声声,此刻正值盛夏。

    那么,我现在是谁?

    这里是哪儿?

    答案来得很快。

    他正打算出屋找个人问问,刚一抬脚,就有人朝屋里跑过来。

    “满囤哥、满囤哥,”一个人又瘦衣服又皱巴的小孩子头顶着布门帘冲他嚷嚷:“村长带着人来抓咱家猪啦……”

    啊,自己看来是叫满囤。

    小孩儿□□岁的样子,虽然瘦了点,但眉眼长得很是分明。

    然而王嘉诚在看清楚小孩子长像的那一刻,陌生而又熟悉的古怪感又出现了。明明以前没过这孩子,可为什么打心底觉得自己跟他很熟?

    小孩子从满囤脸上没有看到跟他一样的气愤神色,于是又报告道:“咱娘说啦,等会儿村长就来接你进镇子读书啦,满囤哥,你怕不怕,听说镇上前进中学的老师揪耳朵可疼呢……”

    这话让王嘉诚一愣神,这地名听起来也有股莫名的耳熟。

    “你到时候……可别哭出来给人笑掉大牙……”

    说话间,两人就已经到了院子中间。

    篱笆围着的一间大院,中间种着两棵高大梧桐,下头盘着丝瓜藤,散养着一院鸡仔。石头垒的猪圈,卧着两头半大的花猪,腰上却不见多少肥膘。院子最里头搭着牛棚,空的。靠墙有个石磨盘,边儿上趴着架板儿车。

    一条看门的大黄狗,这会儿正趴在树荫下头乘凉。

    两小畦菜地,一片儿是绿油油的菜叶长得正旺。另外一小片菜地扎着架子,看得见新结的倭瓜、黄瓜跟西红柿,都没长成。一位五十岁模样的妇人正在弯腰摘菜,听见吵吵冲王嘉诚的方向一抬头。

    两人一对视,王嘉诚只觉得浑身好像中了定魂术,一步也不能动。

    他自己在心底惊呼:眼前这位妇人、院子里这片光景就像是突然从一张黑白照片里变出来的一样。

    又或者说,是我重生进了那张黑白照片里的世界。

    他见过这位妇人。

    不过,不是在现实中,而是在他们家的家庭相簿里。一张黑白的全家福合影,站在那里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些拘谨。拍摄时间是四十年前。那时他甚至还没有出生。

    “娘。”王嘉诚异常别扭地叫了一声,心里清楚,他应该管她叫“奶奶”。

    这位和蔼的妇人站在他近前,鬓角带着几丝银白,眼神里全是不舍:“孩儿,你就快十五了,今儿晌午头就得跟着村长去镇子里上学。”

    她的声音里突然有了些不明显的哽咽:“学着你二哥,好好读书。读好了再回来。”

    一股复杂的情绪堵在胸口,王嘉诚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只好赶紧低头小声道:“我回屋里找找书。”说完就赶紧退回了屋里。

    这里是他从未去过的乡下老家。

    他认出了他的奶奶——比那张照片上还要年轻一些的王氏。

    他在小时候听到的老家故事里,他的奶奶王氏没有女儿,却一连生了八个儿子,村子里人人夸羡。

    老大王春生21(大壮)

    老二王夏鸣18(二宝)

    老三王满囤15

    老四王冬至12(冬冬)

    老五王春来6

    老六王雨来6

    老七王秋贵4

    老么王冬喜

    但奶奶王氏的生活并不平顺。四十岁上爷爷去逝,家里就全靠她一个女人家撑着。

    他回忆着从他父亲那里听到过的情况:老大二十一、二那年被惊牛顶坏了一条右腿,一辈子安分种地。

    老二读书识字,是村里的出纳员。

    老三听说在一二十岁的年纪得了急病没救过来。

    老四参了军,一直远在边疆没有音信。

    老五老六是对双胞胎,还当了运动员。

    老七学做买卖开了个小卖部,一直住在镇子上。

    至于王冬喜,王冬喜就是他爹。

    刚才看见的小孩估摸着年纪,应该是他四伯或者五伯。而这身体的主人,被叫做“满囤哥”的,毫无疑问,就是他的三伯王满囤。

    王嘉诚一时间只觉得不可思议。他究竟是穿越到了几十年前,还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不管是哪一样,他都发誓自己一定要混出个样子来,再不让上辈子的惨剧重演。

    外面传来一阵猪叫,看来是村长来他们院子了。这学么,他是肯定不上的。想他自己也是学历俱全,上辈子却得了那么一个哭笑不得的下场。

    现在重生一次,他说什么也不想再从跟几十个中学生一整天关在一间教室里开始。既然他回到了老家里,大概天意也是如此,他就打定主意这辈子绝不离开土地。

    既然重生成了王老三王满囤,他这辈子就安安分分守着小院子,跟着一大家子过好小日子罢。

    还没等他再往下考虑,外面就鸡飞狗叫的乱成一团。满囤赶紧起身,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再次走出屋,院子里小孩子的哭声、猪叫声闹得正欢。

    “不准抢我家的猪,不准抢我家的猪……”

    “去去去,小孩子家的胡闹什么。”

    王氏刚刚正忙着去给客人打鸡蛋茶,这会儿赶忙快走几步,拉着小六就往他屁股上拍了两巴掌,发火道:“狗屁不通,光知道吃吃吃。”

    小六仍然哭哭泣泣:“这是过年吃的猪,不准抓,不准抓。”

    村长脸上也有些讪讪:“老嫂子你可别往心里去,等你家俩小子发达了,不在乎这一口吃的。”

    收猪的贾大树赶紧在一边儿接腔:“这是好事儿啊,咱家婶子,你这是祖上烧了高香,一连考出来两个学生,这以后有得是好日子过。”

    接着他又话锋一转:“唉,要说这供娃上学也真是不容易。就说交学费这事儿吧,对咱们土里刨食儿的庄稼人来说,确实是不好办哪。”

    “他婶啊,我来这儿抓猪也是为你着想。去年这二侄子上中学,俺们家可替你们交的三百斤粮的学费。现在这三侄子要上学,不再卖口猪是撑不住哪。”

    “他婶子,自打大前年我大叔不在,兄弟我哪年没帮衬着出钱出力。现在满囤长大了,上学才是正经,猪卖了还可以养,上学这钱可不能省。”

    “我也不是光等着你家的猪,我这一天到晚的,哪个村不得喊我好几回,兄弟我可是走了大半天才爬到你这山尖上的。”

    王氏只是拿围腰使劲擦着手,脸上赔笑:“贾兄弟你是实在人,可别跟小孩子治气,喝茶,喝茶。”

    贾大树倒没急着喝茶,他先起身围着猪圈在那里看猪。

    “老婶子真是里里外外好把式,就连猪都养得比别家好。”他眼睛盯着瘦的那头跟王氏闲扯:“等小子们长大了你就享清福啰。”

    “到时候可别忘了你贾家兄弟。就这头吧,唉,一过夏天猪都掉膘。要说你兄弟,这可是心心意意都给你考虑,这不,大夏天的谁还收猪?我这全是替婶子你分忧。”

    王氏呐呐的,就准备来开猪圈。

    “俺们家的猪不卖。”满囤叉着腰站在院子中间,开口了。

    王氏扭头看着他儿子,一脸诧异。

    “前进中学都是九月一号开学,在才七月不到,哪个中学现在开始收学费?”

    “俺们家的猪刚长到半大,正要添膘的时候,我跟我兄弟几个就是给它喂野果野菜,一夏天也管叫它再长个百十斤,谁家会现在卖了猪去凑学费。”

    “老叔你真要为俺们家着想,那就过了热天再来抓猪吧。”

    “哈哈哈,婶子你家三小子可真是会说话,要说这读书的娃就是不一样。老贾我又不是专门为逮猪才来看望婶子的。”

    “可是天地良心,老婶子,俺贾大树可不是这种专门占人便宜的主儿,热天的猪有多难,喂咱们种了一辈子地的人难道不晓得?娃子的话我也不计较,咱这住的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哪还能想啥时候卖猪就啥时候卖啊。老婶子你可考虑清楚……”

    答应的话就憋在嘴边,王氏涨红了脸,张了半天嘴愣是没挤出来。

    贾大树也不着急,他把话一说完,又转回树荫里坐那儿了。

    村长在一边儿看着,这会儿也搭了话了,他先叹了口气,然后语重心长道:“芬啊,想想吧,啊,咱们自己能受住苦,你可别耽误了娃的前程。”

    王氏站在猪圈口,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倒不是她不舍得卖这猪。

    去年就这贾大树逮了她两头养了半年的猪。交了三百斤粮的学费,又均给她们家一百斤粮。但说的是一百斤口粮,也只装满大半个麻袋,还是生着虫的陈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