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 第二十章 八方风雨汇赣州(七)

第二十章 八方风雨汇赣州(七)

作者:东方灰太羊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鹿鼎外传之大帝传说 !

    随后,又根据足够的证据,借助民族大义名分,沐剑声下令,对在大战期间,二十余家站在清廷立场的商户进行了处罚,又获取了超过五十万两的金银珠宝,以及良田二十万多亩,从而大大的削弱了当地豪强势力,为此后安顿人心,提供了足够的土地。

    此后沐剑声重新整顿兵马,派出水陆两路大军,总共近五万军马,由刘国轩统一指挥,北上追击敌军,自己亲自统帅四万人马,坐镇驻扎赣州,一方面扫清附近各地的残余清兵,为刘国轩安稳后路,另一方面全力展开救灾工作,修复城垣和城内的民居,安置那些因为战火而无家可归的百姓,同时重新分配土地,恢复生产。这样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物,可是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同,明军爱民如子的作风迅速传开,使得当地本来有些敌视明军的百姓,迅速转变为铁杆支持者,为大军以后的行动获取了足够的支持。

    在此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戚振南和李威武二人,则暂时被沐剑声调到吕宋的军事学院进行深造学习,一则便于对俘虏的清兵水师进行整编,也能够让二人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改造个人的一些落后观念,为以后统领兵马打基础。

    再说两路仓皇北逃的清兵,其中莽依图所部,总共两万多人,在离开赣州之后,经过了近五天的急行军后,总算抢在明军追击到来之前,撤到了万安县城,与留守此地的少部分清兵汇合。此时他也得到了希尔根的军令,下令他在汇合了遂川方面的军马之后,全军迅速继续北上,撤退到泰和县与主力人马汇合,建立新的防线。

    原来连番大战之后,希尔根认识到了明军的强大战力,尤其是火炮太过强悍,无法正面力敌。因此他认为必须集中兵力,然后依托野外的有利地形,才能够有效的阻止对方的脚步,这样的话,与其分散防守各处,还不如集中力量,防守险峻要冲之地,而清兵下一个防守的要点,就是赣中的吉安府,而前沿阵地就是泰和县城南面的连绵群山。

    明白了希尔根的意图,莽依图虽然有些疑虑和异议,可是军令如山,他也必须执行。于是在两天之后,等遂川方向的六千兵马押送着一些钱粮物资到达之后,莽依图集中这些人马再次北上,于两天之后抵达泰和县,汇合了留守在此的桑格尚之孝等人,然后就地展开,选择险要之地修筑防御工事,准备应对明军的进攻。至于希尔根本人,则自缚前往南昌府,向简亲王喇布请罪的同时,同时也好就后续如何应对明军北进一事,商量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这样在放弃了万安和遂川之后,清兵于泰和附近,再度集结起了五万多军马,又在搜刮了两县的部分精壮后,组建了近两万多劳力,来作为辅兵使用,从而使得防线迅速稳固下来。一个月后,等到希尔根再度率领万余兵马来援之后,驻扎在泰和附近的清兵防守人数,又攀升到近八万人,并且依托基本成型的防御工事,挡住了明军的路线,成为了一个十分难啃的硬骨头。

    而此时的刘国轩,则率领近五万人马,分水陆两路追击敌军,他并没有乘胜冒进,一路也是小心翼翼的,采用了十分稳妥的战术,水陆协同,齐头并进,以免被敌军偷袭。

    此外赣江在赣州至万安段,也并非是一马平川,其中有大小二十余处险滩,而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惶恐滩。‘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传唱千古的诗歌,乃是前朝南宋时的英雄人物文天祥临终时所留下的,也让世人牢记住了这处险滩之名。

    不过与诗人当时的心情所不同的是,如今到达这里的明军统兵大将刘国轩,此时则是意气风发,豪气万丈,眼看麾下数万虎贲浩浩荡荡,沿山路缓缓前进,更有百余船只顺流而下,帆影密集,只见大江两岸,到处是明军的金龙战旗,枪刺如林,火炮繁多,有如此大军在手,征讨四方,足慰平生所愿耳!

    虽然明军连战连胜,而且士气正旺,不过途中刘国轩依旧比较谨慎,他自然不想因为随便的冒进,而遭遇埋伏吃到败仗,因此一路上小心翼翼,各路侦骑四下派出,打探各处消息,而各路密探也不断的四下出击,获取各方情报,为大军的行动作出有力的臂助。

    这样经过了四天时间,明军进抵到了万安城外,随即经过打探,很快就得知了清兵已经弃城离开的消息。这样明军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该地,随后又在三天之后,西进占领了遂川城,在确认了清兵已经北逃的消息,留下了近万兵马守卫两处县城后,刘国轩率领剩余的近四万人马继续北上,在泰和城南二十余里的梅岗附近,与清兵留守的部队遭遇。随后经过试探性进攻之后,由于清兵已经建立起了防御工事,突击无果之后,刘国轩在附近择险要之地扎下大营,修建工事,与清兵展开对峙。又经过了几天的交战之后,基本摸清了清兵的作战意图,然后向赣州传出消息,请示下一步的行动,随后敌我双方就在此处形成了对峙局面,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就此结束。

    再说此时在赣州的沐剑声,在派出了刘国轩之后,又派出了手下大将刘一川,率领两万精锐,前去攻打兴国县城,扫清赣州外围的要点。前后经过十多天时间,刘一川顺利完成任务,扫清了兴国县及附近村镇,俘敌近三千人,前锋部队前出到大乌山、白云山和十八排一带,与对山的清兵远远对峙,不但护住了万安城侧翼的安全,还把县城牢牢护卫在身后,稳定了明军的侧翼战线。

    此后不久雨季来临,沐剑声也得知清兵计划固守泰和一线的消息,决定暂时休兵整军,趁雨季的机会恢复兵力,调整人马,为下一步作战打基础。于是传令曾养性暂代万安方向前线指挥,陈猛暂代兴国前线指挥,其余各将全部到赣州参加军事大会,对之前的战事进行总结和表彰,并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四月二十日,在赣州府衙,沐剑声的临时官邸里,沐王府召开了军事大会,包括刘国轩、刘进忠、刘一川、钱易、姚启圣等人在内的各军主要将领都前来参加。

    此次大会就前段时间的作战进行了总结: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大战,明军最终成功的夺取了赣州府,攻占了整个赣南地区,占领了十几个县城,拓地近千里,把战线推进到了泰和附近,已经取得了战略主动权,双方攻守已经易势;此外王府治下地盘,共计新增人口八十余万,又获取军械钱粮无数,土地财物多不胜数,实力进一步增强。

    当然付出的代价也不小,经过连番血战,明军累计阵亡了五千多名士兵,而受伤残废的也有三千余人。这其中,仅王府最初成军时的第一批士官,就阵亡了三十余人,十余人终生残废,沐剑声对此很是伤感,痛心于代价如此之大,可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王府也必须承受这个代价才行。遵照王府的抚恤规定,为了安顿这些人的家属亲人,王府随后花费了百万多巨款,以及大批的土地,才完成整个抚恤事宜,这其间还包括了数千没有亲属的孤儿和精壮流民,他们没有亲属领取抚恤,许多人甚至姓名都很简单,什么三娃子,二蛋子之类的名字不在少数,因为已经无法考察,只能够予以安葬。

    面对此情形,沐剑声也很伤感,这些人为了复兴大业而战死,却没有丝毫的利益收获,不知道他们在天之灵,会不会有所后悔?也许会,也许不会,看来任何时候,能够改变历史进程的,都是这些无数的普通生命,他们用自己卑微的生命,谱写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可谓死得其所。看来复兴大业成功之后,自己必须要修建一座大型的纪念碑,来祭奠这些普通至极的无名英雄,否则于心何安?

    不过相对于付出的代价,王府却取得了累计歼敌八万多人,攻克赣州府城和附近十几个州县的惊人战绩,其中仅俘虏就接近五万人,在经过了筛选之后,一万余人补充进入明军,另外近三万人被押送到后方各处充当劳力,小部分老弱人员则就地解散。而且经过这场激烈的大战之后,赣南的十多万大军都成为了经过了连番血战的老兵,有了这支精锐在手,王府的实力也大幅提升。

    同时,为了提升和鼓舞士气,按照惯例,沐剑声难免又下了一场勋章雨,以及超过百万两的财物,来奖励前线大大小小的有功将士,并且提拔了一大批表现出色的人才,充实核心军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