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95、与风同行16

95、与风同行16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

    中华之星采取特殊的车头形状,??从它出厂组装完成,这是它第一次露脸。

    高速测试,就是要看它能在这条路线上跑出多快的速度。

    在设计时,??它的平均速度设计为两百七十公里每小时,从均速开始就打破华国最高速,??足以看见中华之星的野心。

    在华国,??但凡是重要的基建工程,??大部分都是提前或者按期完工的,延期的当然不在少数,??但谁也不想成为其中一个。

    尤其是在磁悬浮已经用不到一年的时间竣工通车的情况下,他们的压力更大了。

    高速轮轨如果再拿不出一个成绩来,??在磁悬浮列车技术呼声更高的现在,高速轮轨将会继续落下下风,??届时想要将京沪线作为高速轮轨的第一仗战场,??将更是难上加难。

    每个人都紧张的看着测试传回来的数据。

    “时速成功突破两百公里!”老秦的脸上总算是露出笑容了,根绝上次的实验数据来看,这趟动车的性能绝对可以继续创造新的记录!

    轻轻松松突破两百公里,先锋号刚创下的记录还能保持吗?

    老秦和其他测试员第一次这么期待新的动车数据能刷新自己上一次测出的记录!

    先锋号速度推到极致,也没有上三百的速度级。

    列车继续加速!

    风驰电池,??一条蓝白的闪电在这条默默无闻的高速铁路上飞驰而过,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聚光灯,它的车头以独特的曲线破开风,??破开空气,时速直接逼近先锋号创下的记录!

    这意味着,它的速度正在朝着三百大关冲击。

    一个华国的高速轮轨动车没有跑出过的数字!

    “别紧张,??”

    老秦转身,喝了一口茶,安慰着旁边年轻的测试员,虽然嘴上这么说着,但老秦自己心里却紧张的不行。

    是兴奋的紧张!

    然而他看向谢雁,却看见这个更年轻的姑娘,脸色更加沉着冷静,眼神一直盯着屏幕,但并不是紧张和僵硬,而是以平常工作的心态去对待现在手里的测试工作。

    她是大意么?

    不,这显然是一种有经验的表现,就连他这个多年的老同志??,在这一瞬间都有一种错觉——谢雁的心理素质比他还好!

    “肯定能上三百!速度还在增加,各项数据都正常。”

    “好家伙,这华国第一速度的记录还没保持多久,就在同一条铁路上被打破了!”

    时速两百九十!

    三百!

    “破三百了!”

    屋子里的人都欢呼起来,“不仅破了先锋号的记录,甚至还突破了三百的速度级,我们成功了!”

    谁都知道,中华之星是秦沈线的救星。

    如果说动车是好马,那么适合动车跑的高速轮轨就是另类的“伯乐”。

    伯乐需要有自己的好马,才能打出自己的名气,好马需要有伯乐,才能让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潜力。

    中华之星首冲高速实验没有选在广深线,就是因为广深线的轮轨情况不允许它跑出极限高速。

    先锋号固然能在秦沈线上跑出两百多公里的时速和两百九十多公里的华国第一速度,但先锋号动车组数量少,且已经在其他铁路上运行,即便是换其他铁路使用,也得对方愿意放车。

    秦沈专线想要成为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从技术上他们已经做到了——中华之星,还有先锋号,都可以在这上面跑出令人惊叹的高速度。

    而中华之星是今年出厂的最新型号,对方也很看好秦沈线,希望后续能在秦沈线上运行中华之星动车组。

    好马加上伯乐,高速轮轨的这一仗,就不会输!

    “速度还在爬升!”

    有人又说了一句。

    原本已经将三百一十公里作为最高速度期待值的其他人,心情又激动起来。

    和之前先锋号冲两百九十多公里的最高速不同,中华之星的速度还在飞速地往上攀升!

    当然,这个飞速是相对于其他动车组达到两百多速度之后的提升情况。

    “三百一十五!这个是最高速度吗?”

    老秦有些不确定,多日的相处,让他第一反应是看向谢雁。

    这个小姑娘手底下的数据,就没有出过错!

    “我看有一段达到了三百二十。”

    有人用不太确定的语气说,“是三百二十吧?”

    没有让老秦失望,他很快从谢雁口中得到了更准确的数字。

    “三百二十一点五,最高时速三百二十一点五,”

    谢雁顿了顿,说,“这是目前华国高速轮轨铁路线上最快的速度!”

    “真的成功了?”老秦还有点不敢相信,随后就是巨大的喜悦。

    作为跟了这条铁路线几年的老工人,从铁路勘探开始,他就开始了解这条高速路线,这是华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对他们而言,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而孩子的出生,历经了无数艰难和困难,既有施工环境的问题,也有上面改线,调整项目致使延期的原因,种种困难,让很多人一度以为这条铁路线会和大多数高速铁路构想一样夭折。

    但时来运转,中华之星的设计师把这列动车送到了秦沈线上,就像是旱田迎来了大雨!

    不只是数据监控屏幕前面的人,也不只是总设计师,中华之星车头里的司机,也同样感到了骄傲和兴奋。

    他跑出了华国第一速度!

    在这之前,华国铁路已经进行了四次大提速,足以说明,现有的速度已经不能跟上华国发展的需求,全国铁路的平均列车速度提升到六十多公里,一两百公里的高速列车也很快会普及开来。

    但此刻,他们在这条尚无人关注的铁路上,跑出了三百多公里的时速!

    而且,这列动车完全是华国自主设计的列车。

    谁不激动呢?

    老秦看向谢雁,“等下班了,我们一起聚个餐,好好庆祝一下!”

    秦沈线连接的两个城市,一个是省会城市,另一个是旅游城市,只要高速动车在秦沈线上跑,客流量虽然没有京沪线那么大,但势必会引起更多的注意,逐渐向华国展示高速铁路的优势。

    沪城磁悬浮竣工的时候,总理剪裁,媒体报道,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而此刻,即便是他们没有什么曝光,即便他们连高速铁路四个字都不敢写在秦沈线的项目名上,但每个人依然充满了干劲。

    这四年来的坚持,没有白费!

    列车到了终点站,缓缓停靠下来,所有人在站台上等着,热烈的欢呼,掌声潮水般涌来,既是给司机的祝贺,也是给中华之星的祝贺,更是给秦沈线的祝贺!

    说实话,在首都进行调测和组车的时候,中华之星不是没有出现的问题,但很快都被调整回来了,今天的首冲实验也很成功,动车安全跑完了全程,甚至创造了他们意料之外的记录。

    这个好消息虽然没有什么报道,但也是第一时间到了部里。

    谢雁来这儿的任务,就是配合测试,收集数据,现在三次测试数据出来了,第三次的成绩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聚餐结束,走回临时宿舍的路上,老秦高兴得很,他今天多喝了两杯,就两杯,算是庆祝才喝酒,脸色通红地搓着手,和谢雁说了很多话。

    从他的家庭,到投身铁路,“这行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工作,维持生活的手段而已,但得知我来负责秦沈线的时候,我意识到一件事。”

    “或许我接下来要做的,是一件完全与众不同的事,和我平时做的不一样,这件事有点别的意义,做成功了,说不定我的名字就能写在铁路历史的一个小角落里。”

    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在铁路上度过了一半的人生,数起来快有二十多年,“在老家一提老秦家,谁都知道有个儿子,本事大,全国各地都去过。”

    他摇摇头,“但他们那里知道,大部分去的城市,我连火车站都没出过!更别提看看城里什么样子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和旅客一起呆在了车上。”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回家不要钱吧!”

    老秦哈哈笑了起来,“??不过就算是这样,那回家的车也拥挤啊,人挤人,上下车内脏都挤出来了,人没挤出来!”

    谢雁偶尔应一两声,“铁路如果能提速度,列车变得多??,就能减小货运的压力,现在一提到春运,不只是铁路上的人,就连回家的人也头疼。”

    买不到票,即便是买得到,要挤回家,也要丢了半条命。

    多少留守儿童因为这样,一年连一次父母都没见过,多少城市的发展,因为这样,变得越来越缓慢。

    而年年增长的人口和货运压力,也给铁道上时时刻刻带来安全隐患。

    “三百公里时速的列车啊。”

    老秦露出回忆的神情,“我小时候,能坐上一辆三十公里时速的火车都不容易,要是秦沈线能成功,在从这儿,修一条去首都的高速铁路,然后就是京沪线,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贯穿华国的南北,以后我们的人民出行又该有多方便!”

    谢雁说,“我看过秦沈线的设计,无论是铁轨的超高技术要求,还是应对土质的问题,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既然能做到在这样的地方,以这样的条件修建高速铁路,那么在华国的其他地方也可以。”

    说到这里,老秦有些自豪地说,“没错,这是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勘察,自己修建的一条高速铁路,”

    说到三个自己的时候,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沪城还要和德国人合作,而这一条铁路线,是我们自己亲手修建起来的!”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技术,这样的毅力,这样的心愿,这样的努力都无法成功的话,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华国铁路现在的问题。”

    谢雁顿了顿,说,“广深线修建之后,虽然可供列车跑的时速并算是很高,但因为动车的原因,它最快只运营一百多公里时速的列车,我和老师一起去考察过。”

    “在国外,一条高速铁路要成功通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华国,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我们去攻克新技术。”

    老秦说,“研发华国自己的动车,更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整个铁路就可能夭折,或者沦为普通的铁路。”

    他说,“我是真怕这种消息!”

    “中华之星,你们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谢雁却道,“在实验时期,它就有很多问题,的确,自己攻克技术难关是一项很需要勇气的挑战,同样,也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成功的,这些事故问题,注定了中华之星能跑出最高速奇迹,却并不够稳定。”

    她说,“我建议让它在轨道上多跑几次,确定安全稳定之后再投入使用。”

    “好了,你和我女儿一样,性格也这么像,”

    老秦将她送到楼下,说,“这些日子和你相处非常愉快,小谢,我老了,但看见你们年轻人还这么有潜力,对铁路也这么认真,我感觉很高兴,也很欣慰。”

    “你什么时候回去?”

    他问,“我还说给你办个欢送会呢,你来这几天,帮我们实验监测优化了数据,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中华之星也是你跟着测验过来的,你可以说已经是我们的一份子了!”

    “后天就要走。”

    谢雁大概知道一点,估计是三院有什么新工作要分配给她,虽然她是周廊和姚松认识的人介绍进去增加工作经验的,但怎么说都是外来人,和那些本来就在院里的人并不熟悉,而且也没有什么靠山。

    所以,她一开始就被派去跟中华之星的实验组,而中华之星是来秦沈线这个一直延期,到现在都还没通车的低调至极的客运专线上试跑。

    人是不停派出去往外跑,但没人带,相当于放养。

    科技部因为沪城磁悬浮的成功而走在了他们前面,铁道部内部也是关系复杂,本身就充满了变数,她虽然被支出去,但谢雁也乐得清闲,中华之星有利有弊,秦沈线作为第一条华国设计的高速铁路线,也能让她在实践中把很多理论对应起来。

    “这么着急,后天就走。”

    老秦摇摇头,笑道,“明天部长会过来,乘坐中华之星,可能要忙一整天。”

    他们已经和中华之星的总设计师聊过,对方也很看好这条高速铁路线,希望可以让中华之星在秦沈线上运行,只要部长乘坐过这列动车,肯定能感受到它的速度。

    这是华国从未有过的高速轮轨速度!

    现在他们可以做到时速三百多公里的速度级,那么在不久的将来,追上磁悬浮四百多公里的速度也不是没有可能。

    以高速轮轨的条件,追上造价昂贵,轨道特殊的磁悬浮!

    而他们有着更便宜的轮轨造价,列车造价,轨道的护养也没有磁轨那么精细,甚至普通列车也可以在上面跑!

    老秦的老家就在秦城附近的一个小县城。

    秦城不远处,就是山海关。

    几百年前,明洪武十四年,朝廷第一次在这里修建关卡。

    依山襟海,故名山海。

    几百年后,华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就从山海关过。

    老秦高兴地说,“等秦沈线开通了,成为华国第一高速,我一定打电话通知你!”

    “不用了,”

    谢雁看着远处铁路上的灯,听着时不时响起的火车声音,“无论结果如何,也无论这里什么时候正式通车,在我的心里,它已经是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了。”

    或许通车还需要一段时间,或许因为高昂的票价,普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或许高速铁路,无论是起步还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实现的。

    每个人,都可以有机会,也有能力,坐上华国的高速铁路。

    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①

    沧海青山,将共同见证这条铁路的诞生。

    **

    中华之星的内部,装修很好,设计了多种空间,包括吧台也在其中,和一般的客运列车相比,这趟列车无疑很适合各种正式场合和发达城市。

    秦城虽然和首都和沪城比还有一定距离,但也是个旅游城市。

    老秦说没法为谢雁践行,坚持要她也一起参加这次的体验,“上次你在外面测数据,这次上去亲身体验一下华国第一速度!”

    列车行驶,车身平稳,在车厢内,也不会觉得颠簸,而速度则非常快,眨眼间就行了百里。

    部长的脸上,从一开始的凝重表情,到后面的放松,显然也被中华之星的速度说服了。

    只要??部长能点头,这条铁路线经过测试没问题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运行,以先锋号和中华之星为主要的动车,其他的普通列车也可以在上面跑。

    届时,这条铁路将会大放光彩!

    返程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了十足的把握,然而,意外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有人急匆匆去了车头,谢雁也起身跟了上去,列车上随行的技术人员都认识她。

    谢雁问,“怎么了?”

    见对方没有立刻回答,她补充道“我在首都看过这列动车的配车,也拿到过实验室的报告,我比较熟悉。”

    对方也相信谢雁的水平,边走边说,“报警器响了!”

    他们到了车头,谢雁看了眼情况,“是轴温报警器被触发了。”

    司机就是上次驾驶中华之星闯出三百二十多公里时速记录的人,他有些慌乱,因为这一次,车上还有领导,还有很多其他人??,“上次测跑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即便是时速升到了三百多,轴温报警器也没有显示有问题,关心则乱,这里的人,谢雁的反应最快,她说,“立刻减速,控制在两百公里以下的速度,尽快在下一个车站停车。”

    司机来不及反应,只能本能跟着谢雁说的做。

    轴温报警器是检测到温度异常超过了它所设定的正常情况,才会发出报警,而车如果停在半途中,很容易出其他事故,下一个小车站很快就到了,所幸在最后,列车没有发生更严重的事故。

    行驶过程中,因为有谢雁在,她的冷静和镇定也司机和其他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司机开始按照自己以往的经验处理眼前的意外情况——最终,惊险地将车安全驶进了车站。

    轴温报警器一直没有消除警报。

    谢雁第一个下车,没管身后的人,在随车机械师来之前,她就去找到了问题。

    当时在实验室里,这样的事故发生过多起,有各种原因。

    老秦也赶到了,“怎么回事?出什么事了?”

    他环视四周,“其他人都没事吧?”

    部长也有丰富的铁路经验,一看列车在回到原车站之前提前停车时间这么久,而且很多人员下车查看,就知道出了问题。

    “是不是这列动车有问题?”

    谢雁检查回来,机械师才过去,她摇摇头,擦了擦脸上的汗,说,“我检查了轴箱,是一根动车轴承的温度过高,触发了报警器报警,温度估计已经超过一百度了。”

    如果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老秦沉默了,部长听她说这几句话,也立刻明白了情况,随后,他陷入更深的思索。

    动车的速度太快了,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车上往往会有多个监测系统??,一旦发现危险,立刻报警,提醒动车停止行驶,避免发生事故。

    轴温报警器就是其中一种,利用传感器监测车轴相关位置的温度请跨境。

    这已经属于A级的安全事故。

    从天堂到地狱,不过一趟车的距离。

    和谢雁说的一样,中华之星还有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随机出现的,但一旦出现,每一个都很致命。

    部里不会让中华之星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投入使用。

    领导来的时候充满了期待,走到时候脸色沉重,谢雁知道这个时候多说也没什么用,老秦可能也知道,中华之星的性能不稳,但是第一次试跑的绝佳成绩,以及没有出现事故的情况让他们忽视了很多问题。

    第一次不会出现事故,但第二次呢?

    老秦第一次看着谢雁临走前留下了的中华之星的各种实验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看了一整夜没睡。

    车轴温度过高,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这不是意外,只是概率问题。

    车轴是国外制作的,他们想要提高性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自己研制出符合中华之星使用条件的车轴。

    这不是老秦的难题,也不是中华之星项目组的难题。

    因为从这天开始,华国铁道部终止了对中华之星的研制,中华之星在秦沈线上投入运行的申请,也没有了答复。

    但秦沈线延期已久,尽管全线已经铺轨完毕,但距离通车的日期却依然遥遥无期,中华之星的事故,更是雪上加霜。

    怀着忐忑的心情,老秦等人的确是迎来了铁道部给他们的试运营回复。

    可以试运营一次,以临时旅车为主,只能在沈城和山海关之间运营,并且时速不得超过一百六十公里。

    一段客流量并不大的路线,一辆可以跑三百公里时速的动车,最后,只能以它极限速度的一半来试运营。

    老秦给谢雁打了一个电话。

    他做事喜欢有始有终,也算是把秦沈线的事情告诉了她一个结局,“中华之星肯定不能跑了,先锋号也不行,上面只让我们跑普通列车。”

    一条专门为高速动车设计的铁路,虽然高铁可以兼容普通列车,但谁也没想到,它真的就只跑了普通列车。

    除了关注这条客运专线的人以外,没人知道这条铁路是“高速铁路”,也没有任何的报道。

    它就像是一场历经万难才放出的烟火,却在还没达到最绚烂的时刻,就结束了。

    谢雁在电话里说,

    “秦叔叔,不用灰心,”

    “迟早有一天,会有人知道秦沈线的。”

    “山海关见证了你们的努力,它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付出,或许此刻没有光荣和成就,但时间会把这些东西带来,尽管会迟一些。”

    老秦已经伤心过了,反过来还要一个后辈安慰他,他笑了笑,“知道了,我也就是和你说这个事儿。”

    他把谢雁的这句话当成一个安慰。

    甚至是在后来,当部里把另一条铁路称为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的时候,他也认为这只是安慰。

    心里有不甘吗?

    当然有,默默无闻地干了四年,苦吃了,难受了,最后的成绩却不属于他们,不属于秦沈线。

    而那个时候,谢雁也还是这样和他说。

    等到这个年轻的后辈离开这个世界后,当看见华国将秦沈线正式更正为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时,老秦眼眶红了。

    原来,不是安慰啊。

    **

    挂断老秦的电话,她看向窗外的风景。

    这是一趟去华国西部的列车,它并不算快,而且,即便是到了终点站,距离她的目的地也还很远。

    这一次,她要去的是华国最高的地方,

    也是世界最高的地方。

    那里别说高速铁路了,连铁路都没有。

    而和她一样的无数个铁路工人,工程师,设计师,还有实验室的研究员们,都朝着那个地方义无反顾地去了。

    就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把握能成功。

    正如华国的高速铁路,进入沉浸期一样。

    周廊问过她,要不要回实验室,继续高速动车的研发工作。

    谢雁却说,“我想去看看,也想去试试。”

    “你不是想看见高速动车的发展吗?”

    “想啊,但我相信,华国除了我以外,还有很多为之努力的人,我曾经说,想看见高铁普及,是想看见东部更加发达,西部走出贫困。”

    年轻的女孩这样回答,“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高速轮轨也好,磁轨也好,普通轮轨也罢。”

    “我想做一根华夏大地上的铁轨,和詹天佑先生一样。”

    正如她以前,想做一座桥。

    桥上的每个脚印,铁轨上的每辆列车。

    她都会记得。

    作者有话要说:①明诗《山海关》

    我喜欢山海关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