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鬼叫崖往事 !
六十一、惩赌
他们马不停蹄地奔向那家,近中午时,终于赶到。邓大、童三灵先了解这事的来龙去脉。
原来,失窃的那家地处黄石山村傍边的小村,叫黄岙村。才十来户人家,与黄石山村同姓,同宗。衣锦还乡的叫黄石生。传说是他妈一夜做梦,梦见一神人给她一块石头,她抱回家了。醒来竟是南柯一梦。从此怀孕,产下一子,取名为石生。而石生的爸却是姓陈叫小二,是陈家湾村人。家贫。娶不起媳妇,好在正在这时黄岙村的黄老六要招赘女婿,既然娶不起媳妇,招女婿就招女婿吧,这“鬼叫崖”山区有个风俗,一旦招了女婿,其生下的儿女就跟女方的姓了。所以第二年生下了石生,就跟着他妈姓黄了。
这黄老六,一辈子无儿,到四十岁上好不容易生了个女儿。现在招赘入婿,有了外甥黄石生,自然百般地溺爱,而这黄石生却也格外不争气。十四岁就驰骋赌场,赢了呼朋叫友,大吃大喝。输了变卖家产。黄老六见不是手势,与石生爸商量,给他早点娶个媳妇。陈小二说:“这办法倒是办法。让他媳妇管着他,老话讲:‘窜了牛鼻头筋,’他就老实了。”
于是,在黄石生十六岁那年,娶了邻村十八岁的姑娘王墨兰为妻,结婚后黄石生着实安稳了许多。这王墨兰也争气第二年就给他生下了一个胖小子。把黄老六高兴得整天合不拢嘴。
黄老六背地里跟陈小二说:“我们的这步棋走对了。从此后,只要黄石生不去赌,我们的日子应该还算不错的。其他不说,就我们的十几亩薄田,日子也会过得红火的。”
陈小二说:“在山下,有十几亩薄田,只能算是中等好一点点的水平,但在山区,有十几亩田不在少数。只要石生争气,我们自己苦一点也没什么。”
可没几天,石生又开始赌了。先是把他老婆的嫁妆全输了,他老婆王墨兰哭着告诉黄老六说:
“老太公,这黄石生今天又去赌博了,输精光,最后,把我的嫁妆也押上输了,据说明天来搬嫁妆了。”(在鬼叫崖地区妇女称呼长辈都跟着孩子叫的。)
这黄老六平常都是护着,惯着,黄石生的,这次,他脸上,实在挂不住了,走过去把黄石生骂了一顿。
可是黄石生却说:“这次我手背,下次我要是赢了的,话别说这嫁妆,就两个三个这些嫁妆也不是难事!就你事多,为这点小事还告到我爷爷那儿!”说着,气不打一处来,扇了王墨兰一记耳光。
王墨兰扔下儿子哭着跑回娘家了。
那天夜里,黄石生被搞得头痛,儿子哭闹着要娘,肚子饿了想吃奶。他没办法,只好热些粥来,儿子没吃几口,毕竟粥和奶是有区别的。又接着哭,搞得他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早,黄石生把孩抱给母亲带,自奔向丈母娘家。老丈人训了他一顿,他认了错,并保证以后不赌。最后他取得了老丈人的愿谅,把老婆带回。
这下他老实多了,整天呆在家里,那里也没去。但没过多久,他
又去赌了。奇怪的是这次却破天荒地赢了,他虽赢了,但没赎回嫁妆,只是给老婆买了套衣服。本来他以为老婆高兴得合不拢嘴,没想到,王墨兰板着脸,走出去了。
黄石生大惊:“莫不是又要跑回娘家了?”他正想着,只见王墨兰领他爷爷进来了,她哭着说:
“老太公,黄石生输了我的嫁妆,输了也就输了,不想赎让他赎回。只希望他以后不再赌!尽管他信誓旦旦,以后赢钱时赎回。今天,他又赌钱,破天荒地赢了,还给我买了衣服。老太公,我不要衣服,我只要他不赌。以前那怕输得最多,我都不予计较,但从今后不能再锗!”这王墨兰哭着,把衣服扔到门外。哭着说:
“太公,这日子没法过了!……”说罢大哭起来。黄石生的老爸见屋里吵吵闹闹,又见儿媳妇把衣服扔出门外,知道小两口吵架了,于是,走进门来见老丈人也在,说:
“爸,他俩为啥事呢?吵吵闹闹。”
黄老六说:“你的宝贝儿子,又去赌场了。”
陈小二顿时怒火中烧,上去给了他狠狠地扇了两个耳光。要是在往常,黄老六都会护着他。而今,他也气得发指。心想:“这小兔崽子再不教训他一顿也不行了。”
陈小二正揍着黄石山,只听见他老婆在叫:
“孩子他爸,你去地里割些菜来,晚上要吃的。……”陈小二应声走了。
黄老六见陈小二走后,他瞪着双眼,大声呵斥着:“你这小兔崽子,给我过来!”
黄石生慢慢地走到黄老六前面说:“爷爷,有啥事呢?”
“你给我跪下,你知错吗?”黄老六问。
黄石生跪了下来。说:“爷爷,我错了。我不该又去赌博。”
黄老六又问:“以后还想赌不?”
黄石生说:“以后再也不敢了!”
黄老六说:“为了让你长点记信,这耳光你自已打吧!”
黄石生这下犯难了,自己打自己,多没面子的事!
正在这时,奶奶戴着眼镜,手里拿着小孩的鞋面进来了,奶奶刚给小玄孙的鞋面上画了一对蝴蝶,一朵牡丹。过来征求王墨兰的意见。见老头子摆出这山势,知道他要动真格了。她只听见老头子说:
“怎么自已不想打?还要我动手不成!”
奶奶见了忙劝黄石生说:“你就打几下吧,轻一点也不要紧的。这里又没外人,老头子打几下啊?”
黄老六说:“按他的情节那么严重,打他个十下二十下也不多,但念他的老爸已克过他一顿了,那就从轻发落,打个八下吧!”
“我说八下都有些多,打个三下意思一下行了。”奶奶说。
好吧,看在你奶奶面上,就三下,不能再少了!”做爷爷的划出最后的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