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乱世称豪杰 > 第60章 上门谈心

第60章 上门谈心

笔趣阁 www.bqgtw.com,最快更新乱世称豪杰 !

    “张……主公早。”

    张松晨练回来时,朝食已经结束了,家中只剩下了范母在。见了张松回来,范母仍如以往一样要称呼张松为叫张君,但很快觉得有点不对,急忙改了口,神情也比以往恭敬多了,只是略有点不自然。

    “伯母不用拘礼,我们都是自家人,自家人之间不用那么客气。”

    “那怎么行,昨日我们都认你为主了,自然不能坏了礼节。”范母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你饿坏了吧?,我这就去给你准备饭食。”

    “其他人都走了吗?”

    “是啊,大家都吃过干活去了,宋君也出青松谷招收人手去了。本来大家都说要等你回来一起吃饭的,但是宋君说你昨天就交待过,今天朝食不用等你了,因此大家就先吃了。你真是这样说的吗?”范母在厨房里忙碌一阵,端出了两样菜,一边摆放在几案上,一边问张松。

    “是的,因为我昨日吩咐宋君早点出青松谷招收人手,而我今天有事要晚一点。”

    范母脸色略有迟疑,但最后还是说:“这样不太好吧,不合乎礼仪,而且你是大家的主心骨,少了你可不行的。”

    张松想要做个解释,但瞬间又放弃了,他点了点头道:“我以后会尽可能地跟大家一起吃饭。”

    范母脸上的迟疑尽去,她高兴地说:“那就太好了,昨晚大家一致认你为主,今天早上你就不跟大家一起吃饭,大家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朝食时大家都不痛快。现在好了,如果听说你以后都会跟大家一起吃饭,大家不知会高兴成怎么样呢。”

    吃完饭后,张松提了一小坛烧酒向范母告辞。范母从厨房里出来,拿出了一包煮熟的豆子递给了张松。张松接过了,便朝老货郎教几个少年读书的地方去了。

    自老货郎进了青松谷后,张松一直忙于其他事情,都没怎么与老货郎交谈过,今天趁有空正好与老货郎聊聊。

    走了好长一段路,张松来到了一座修葺一新的房子前,这便是青松谷的私塾了。前几日,张松向于敏之说起办私塾的问题,得到了于敏之的大力支持,于是就有了这座房子作为私塾办学场所。当然,顺理成章地,私塾里面又多了几名学生。

    朝阳映照下,绿树掩映的私塾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老货郎正在聚精会神地带少年朗读,坐在窗户边的几名少年专注望着前面的白板,跟着老货郎读书。

    张松静静地站在私塾外,感受着这熟悉的气氛,想起了自己美好的小学时光。

    “不知主公驾到,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老货郎的声音打断了张松的回忆,张松连忙回礼,道:“不敢当老丈如此大礼。新私塾刚落成,我来探望一下老丈,看老丈是否有什么需要。”

    “私塾的落成很方便少年读书,孩子们也聪明、勤奋,你看孩子们读得多认真!”老货郎用手指了指房内的少年道。

    “咦,混账小子,读书的时候还睡觉哪!”张松怒道,顺着老货郎的手望去,张松刚好看见了晓理靠在几案上睡觉,他气冲冲地就要进私塾中去。

    “主公息怒,这事怪不得晓理,说起来这事怪你。”老货郎忙拦住张松道,“昨晚晓理与袁士喝酒后,不胜酒力,至今酒意尚未去除,精神尚且不足。”

    “是我考虑失周,他们年纪还小,仍在长身体,不应该让他们喝酒,这一点以后还得注意。”张松怒气顿消,眼里有些怜惜地看着晓理与袁士。

    “是啊,少年人不应该喝酒,尤其是烈酒,只是这偶尔一次问题也不大。”注意到了张松怜惜的眼神,老货郎道,“主公要不要换两个人前往?晓理与袁士毕竟年纪尚幼。”

    张松摇了摇头,道:“不用,这两年还算太平,就让他们出去锻炼吧,现在不多加锻炼,等再过几年天下大乱恐怕就迟了。”

    “那倒也是,那就让他们两个跟我走吧,这两个孩子聪明懂事,做事也踏实认真,也愿意为主公分忧,这几日一放学就去伺弄鸽子,显然是把主公的吩咐放在了心上。”老货郎问。

    张松点了点头,“这是老丈教导得法,也是大家对我的信任。”

    “主公大婚之后,我就要离开,还请主公告知最需要哪方面的消息,我才好决定前行的方向。”

    “还请重点关注两方面的消息,一是朝廷诸王动静,二是匈奴五部特别是其首领刘元海。现在刘元海应该还在京城,因此,老丈你们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京城。”

    “朝廷不争气,胡人将乱天下,这是老朽与主公的共识,主公必定是有扫平胡乱,平定天下,安抚黎民之志,只是不知主公考虑过没有,要是朝廷息了纷争,自行扫平了胡乱呢,你将何去何从?”老货郎点了点头,沉默片刻之后,突然问道。

    张松迎着老货郎炯炯的目光,坦然道:“果真朝廷息了纷争,平定了胡人叛乱,我就在青松谷做个田舍翁。以我的能力必能做个富足翁。”

    如果是太平盛世,张松当然可凭借出色的才能,为封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不是添乱。何况在太平盛世即使张松有志于推翻朝廷,也没有人愿意跟他干哪。马克思就说过,革命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二是百姓无法照旧生活下去。若是太平盛世,上述条件一个也不具备,张松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找死。

    “单道长果然没有看错人,主公确实是个仁义之人。天下方平定不久,百姓思安,都不愿意发生战争。如果主公要与朝廷为敌,那么老朽恐怕就要辜负主公的期望,离主公而去了。既然主公志在平定胡人叛乱,老朽自当尽绵薄之力。老朽只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老丈慈悲!”张松朝老货郎了施了一礼道。

    话里虽如此说,但张松知道老货郎这愿望十之八九是要落空的,从目前张松所知道的形势看,胡人叛乱是不可避免的了,胡人一乱,哪里还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可言!

    不过,老货郎一番话倒是提醒了张松,之前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该以什么样的名义面对世人,团结大家。用张松前生所在世界的话来说,就是树立什么样的旗号,也就是政治纲领是什么。

    人们常说名不顺则言不正,言不正则事不成,这句话如果是放在日常生活中倒还看不出名不顺的后果,但是如果在政治生活中名不顺——也就是政治纲领不合理,很可能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如果一个组织没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政治组织,而是真正的盗贼。

    从西周到三国,获得最后成功的政治组织都有自己明确的政治纲领。项羽、刘邦的抗暴秦,刘秀的恢复汉室,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都是这一表现。

    只是该用什么旗号,采取什么样的政治纲领好呢?张松陷入了沉思。

    “大兄!”

    “大兄!”

    ……一声声呼唤打断了张松的沉思。原来是放学了,老货郎让少年郎都回家去。张松笑着一一回礼,不时地鼓励这个几句,勉励那个几语。

    “主公请进来坐会儿。”少年郎都走后,老货郎则招呼张松进入私塾。

    取出煮豆子,为两人的碗里倒上了酒,张松便与老货郎相对坐着饮酒。

    “老丈此去京城还得找个营生才好落脚,到时我便让刘永盛取些钱财供老丈花销。”

    “届时安顿下来后,日常时我旬日便发消息一次,若有其他事情,则将加发一次。”

    “在京城主要注意各王的动向,重中之重的是注意刘元海的动向,刘元海一出京城,就得马上告知我。”

    “老朽省得。”

    “老丈到了京城后,要特别注意安全,一有不对就马上离开,要确保自己的性命安全。”

    “这个请主公放心,我在京城还有几个朋友,如果真有性命危险的话,我一定能带两名少年郎逃出来的。”

    “哦,那就好。老丈原本是哪里人氏啊?”

    吃了几颗豆子,再抿了一口酒,老货郎的脸色就更加红润了,他淡淡地说:“我家本就在京城。”

    “那老丈的家人?”张松疑惑地问。

    “家人在一次探亲的路上被羯人所杀!”老货郎眼中露出仇恨的目光。

    “那凶手被抓了么?”

    “没有,案件至今未破。”

    “老丈不必难过,将来我们强大后,必定要寻得真凶。”

    “老朽谢过主公。”

    ……

    “张君,张君!”

    正当张松与老货郎酒酣谈得正欢时,于心之在私塾外高声地叫道。

    张松应了一声,便起身走到门口迎接。

    于心之一脸怒气地走进了私塾,手里拿着皮鞭,皮鞭上还沾着血迹。李山紧着其后,紧绷的脸上满是无奈,薄有怒气。

    一进屋,于心之将皮鞭重重地甩在地上,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张松喝过的酒碗一口就喝光了碗中的酒。

    “真是气死我了!”于心之大叫。